地方

臺南400年歷史溯源重大突破劍獅埕考古試掘發現荷蘭時期大員市鎮及疑清代金門館遺構

台南市文資處與成大考古團隊合作,於安平劍獅埕考古,於十七世紀地層發現的肥前燒瓷器。(台南市文資處提供)

臺南市政府文化資產管理處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於安平劍獅埕進行的考古發掘,近期有重大突破!出土荷蘭時期大員市鎮的街區遺構及疑似清代金門館遺構,刻正進行相關調查,是臺南400年歷史溯源的重大斬獲。

1624年荷蘭人決議在今安平古堡位址建造熱蘭遮城,臺灣就此登上世界舞台,成為重要的國際貿易據點。為迎接臺南400年,市府近年與成大考古所密切合作,陸續在石門國小、安平古堡周邊進行調查,過程中曾挖掘出熱蘭遮城的外城西牆及排水系統,也是臺灣考古的新發現。今年度於安平劍獅埕持續進行考古發掘,期望讓熱蘭遮城與大員市鎮重現世人眼中。

截至目前的發掘成果,已於安平劍獅埕發現荷蘭與清代時期的建築遺構,文資處數次召集專家學者現勘討論,研判本次所發現的荷蘭時期遺構,與成大建築系黃恩宇老師「從〈1643年熱蘭遮市地籍登錄簿〉探討17世紀台灣熱蘭遮市鎮的城市空間與街屋建築」的研究成果相吻合,為瞭解荷蘭時代大員市鎮的街廓空間提供了更多資訊,也突顯出400年前與400年後的城市風貌變遷。

此外,本次考古發掘出土的清代鋪面遺構,經比對史料研判疑似為金門館。金門館是清代實行班兵制度時,由輪流來臺駐守的班兵以部隊為單位所建造,作為供奉同鄉神明、聯誼聚會的會館。原安平地區共有五處這樣的會館,包含閩安館、提標館、海山館、金門館、烽火館,目前僅有海山館留存,並指定為市定古蹟,現發掘出疑為金門館之遺構,此一發現振奮人心。

關於本次發掘出土的遺物,亦有許多重要發現,例如在17世紀的地層發現以大量的血蚶及少量碎蚵殼、紅磚作為鋪面的做法,可能是荷蘭時代文獻所提及的工法。另也發現來自日本九州的肥前燒卡拉克瓷、肥前燒宣明款瓷器等,說明當時安平地區已與日本往來貿易,可能為荷蘭時代,也或與日本關係密切的鄭氏政權有關。此外,同樣在17世紀的地層中,竟然有通常發現於新石器中晚期的「玉錛」,且經拉曼光譜檢測確定為花蓮豐田閃玉所製,為此次發掘增添了神祕性。   文資處表示,本次考古調查計畫不僅試圖找到更多臺南400年來的歷史故事,也期待能讓更多人參與其中,第一場教育推廣導覽活動已於8月30日圓滿結束,吸引了許多關心臺南文史、對考古有興趣的朋友參加,當中有安平居民指認出探坑裡一層層的遺構中,也包含了啟建於日本時代的安平舊市場。後續,文資處也將透過3D掃描的方式記錄本次挖掘成果,讓更多民眾瞭解隱藏在臺南地底下的豐富歷史。  

火報

《火報》,每天給您最優質的好新聞。 我們秉持「正義」的精神,為民眾發聲,核心理念是社群共享、優質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