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應廢除「主席制」改為「集體領導制」
李彥謀【紘威新聞網總編輯】
國民黨新科縣市長,如火如荼布局各自小內閣人事,台北市準市長蔣萬安找老將李四川擔任副市長,前馬政府內政部長李鴻源也傳聞,可能進入張善政的桃市府,侯友宜的新北市府,則是人才輸出庫,挹注不少藍營縣市政務官的需求,國民黨拿下13個縣市,具有豐沛歷練與培養人才的牛棚。
國民黨權力結構的洗牌
國民黨在歷經陳水扁8年執政後,中央級人才曾面臨困窘,2008年馬英九重返執政,2009年縣市長大勝、2010年五都市長選戰贏得三都,到2012年總統連任,從中央到地方大致掌握,可以延續執政與問政人才的養成。
不過,李登輝時代對內改革國民黨,在黨內進行「民主化」,兩蔣時期採行的「恩庇制」逐漸被取代,地方派系、山頭、財團開始進入中央,外省權貴勢力的既得利益被分食,「黨內派系」要壯大生存,都要參與選舉接受選票檢驗,造成國民黨權力結構的洗牌。
這種洗牌的結果,就是新派系出頭,且多依附在有選票實力的政客麾下,如連戰的「連系」,宋楚瑜的宋家軍、親民黨,到馬英九的「馬系」、郝龍斌的「郝系」、洪秀柱的「柱系」、朱立倫的「朱系」;遊走於國民黨周邊,還有韓國瑜的「韓系」、趙少康的「戰鬥藍」等。現在,侯友宜的「侯系」也站上檯面。
盤點各大派系結構形成
連系是以當時連戰擔任行政院長到副總統,所形成以政務官居多、及其之後擔任黨主席的黨務系統;宋楚瑜是以台灣省府團隊為主,加上為數不少外省籍民代的靠攏;馬英九是由台北市政府到總統府的團隊,後吸納部分宋系的外省民代;至於郝系、朱系、韓系,規模都要小得多,軍容也談不上壯盛。
郝龍斌、朱立倫、韓國瑜,都沒有率領中央執政的經驗,雖然朱立倫曾短暫擔任副閣揆,但「過水」意味較濃。值得注意的是,朱立倫有了這層「過水」,得以在2010年在新北市長擊敗蔡英文,算是國民黨有計畫培養接班人才的一招。這次的張善政,其實就有類似的味道。
國民黨最大的兩個問題
事實上,國民黨機會大好,六都取得四都,較2018的二都,有更多的職位來歷練中、青世代,作為未來重返中央執政的預備隊。但國民黨最大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前面提到的「恩庇制」不復存在,等於「黨中央」徒有虛名,沒有真正實力,地方諸侯不會看中央臉色辦事,對「永續執政」更沒有概念。
二是國民黨的「民進黨化」,派系林立、各自為政。民進黨講究誰有選票、說話分貝就高,現在已感染國民黨,也感染到藍營支持者,即使馬英九擔任總統兼黨主席,黨內與地方也非以他為尊,當黨中央沒有能力滿足地方諸侯需求,自然不會配合黨。
改黨主席制為集體領導制
如果國民黨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中心,有計畫的統籌執政直轄市與其他縣市資源,人才分派與調配、從里長、鄉鎮長、議員、立委到縣市長,以及各級黨務主管,甚至放眼到未來中央政務官,有流通及上升的管道,前景會比民進黨還要樂觀。
有人說,理想都很豐滿,但現實卻很骨感。要讓國民黨整合談何容易。其實,國民黨把「主席制」改為「集體領導制」,基本就只剩怎麼「執行」的戰術層面,反正誰當黨主席都不像樣,不如讓各派系領導人「合議制」。
The post 國民黨應廢除「主席制」改為「集體領導制」 first appeared on 紘威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