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senay nua se pacavalj 屬於大鳥的歌》 傳統文化深情唱響臺東

《senay nua se pacavalj 屬於大鳥的歌》 傳統文化深情唱響臺東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 楊翰/台東報導

位於臺東縣大武鄉的大鳥部落,歌聲不僅是旋律的流轉,更是承載文化記憶與情感連結的重要載體。由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簡稱東大人社)攜手台東縣私立天主教聖十字架瑪利德蘭社會福利基金會(簡稱馬利德蘭基金會)共同製作的歌謠繪本《senay nua se pacavalj 屬於大鳥的歌》,於114年4月15日上午10時,在知本校區颯德固講堂隆重發表。

這本歌謠繪本共收錄六首由部落長者親自挑選的傳統歌謠,透過精緻插畫與排灣語、中文雙語呈現,不僅重現歌謠的旋律與意境,更串起一則則動人的部落故事,引領讀者走進排灣族的文化深層與生活脈動。

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共同主持人林慧芬老師致詞。(臺東大學/提供)

發表會現場有眾多貴賓親臨,共襄盛舉此次盛會,包括:臺東大學師範學院賴亮郡院長、瑪利德蘭基金會執行長高定妹與秘書杜靜江、天主教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會長黃阿妹、大鳥國民小學校長曾英哲、社團法人臺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總幹事張小雲、大鳥村村長陳定榮,以及大鳥國小愛國埔分校教師潘世珍等。

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計畫主持人賴亮郡教授致詞。(臺東大學/提供)

賴亮郡院長致詞時,詳述東大人社與瑪利德蘭基金會的合作緣起,以及在蒐集與整理部落傳統歌謠過程中所展現的用心與尊重。接著由陳定榮村長代表部落致詞,感謝此繪本發表會促成文化的跨界連結與傳承;隨後,高定妹執行長與東大人社計畫共同主持人林慧芬老師也分享雙方合作過程中的點滴與未來的發展展望。

本次發表會的高潮,是由大鳥社區老人關懷據點的27位排灣族長者親臨現場,領唱繪本中三首具代表性的傳統歌謠,包括〈三餐時間〉、〈孤雛淚〉與〈換工〉,以深情渾厚的嗓音,將排灣族的文化記憶與生活智慧娓娓道來,歌聲充滿情感也讓現場來賓深受感動,氣氛溫馨。
  

大鳥社區老人關懷據點的長者們,唱著屬於大鳥部落的歌。(臺東大學/提供)

(廣告)
(廣告)
(廣告)

這篇文章 《senay nua se pacavalj 屬於大鳥的歌》 傳統文化深情唱響臺東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