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杯含糖手搖飲!醫警告:胰臟癌風險飆87%
近期國際研究揭露了四種日常飲品與癌症風險的密切關聯,引發社會關注。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全球每年有超過50萬起癌症病例被認為與含糖飲料的攝取有直接關聯。這一驚人發現引發了人們對日常飲品選擇的重新思考。
重症醫黃軒醫師在分析這項研究時指出,含糖飲料、酒精飲品、高溫飲品和加工果汁是四大潛在的”健康刺客”。他強調,這些看似帶來短暫快樂的飲品,實際上可能為癌細胞滋長提供條件。
首先,含糖飲料被視為最大的健康威脅之一。根據《Circulation》期刊的研究,汽水等含糖飲料每年可能間接導致約6450人因癌症死亡。更令人震驚的是,每天飲用500毫升(約一杯大杯手搖飲)可能使胰臟癌風險激增87%。若每日攝入70公克糖(約兩罐可樂),胰臟癌死亡風險更是未飲用含糖飲料年輕人的3倍。
其次,酒精飲品被黃軒醫師形容為”DNA分子粉碎機”。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酒精列為第一級致癌物,攝取18公克酒精(約1.5罐啤酒)即可提高7%消化道癌症風險。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三成東亞人因基因因素,體內分解乙醛的能力較弱,使他們在飲酒後罹患食道癌和頭頸癌的機率顯著提高。
第三,高溫飲品也被證實有致癌風險。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警告,飲用超過65°C的熱飲會使食道癌風險暴增8倍。黃軒醫師解釋,過高溫度反覆灼傷食道黏膜,長期可能導致細胞異常增生,最終演變成癌症。
最後,即使是被認為健康的加工果汁也並非完全安全。《BMJ》發表的研究顯示,市售100%純天然果汁可能使整體罹癌風險上升12%。這主要是因為加工過程去除了膳食纖維,使果糖吸收速度加快,促進體內發炎反應。
面對這些潛在風險,黃軒醫師提出了”黃金組合:天然防癌飲”的建議。他強調,白開水應該是首選,其次是無糖茶(如綠茶、烏龍茶)和無糖咖啡。其他健康選項包括自製新鮮果汁(需用水稀釋並保留果渣)、無糖豆漿或植物奶、檸檬水、無糖氣泡水、低脂牛奶或優酪乳,以及新鮮蔬菜汁。
黃軒醫師最後叮嚀,即使是健康飲品也要注意適量攝取,並觀察身體反應。他強調,最關鍵的是要積極避開所有含糖、含酒精、過燙及過度加工的飲品,從日常飲用習慣做起,守護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