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AI時代的素養教育 北區智庫會議聚焦校園創新治理

在少子化、數位化與國際化的浪潮下,校園如何永續經營並突顯特色,成為全國教育界關注焦點。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9月24日假台灣師大辦理北區高中職校長智庫會議,首度推出「學校創新與治理講堂」,邀集專家與校長齊聚一堂,透過企業策略與教育政策的對話,共同探索AI時代下校園創新治理的新藍圖。

台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吳清基博士主持「學校創新與治理講堂」 說明AI + SDGs = ∞的觀點。

會中邀請台灣知識庫創辦人、師大教育與科技系教授邱昌其博士主講「校園經營創新與策略管理」。邱博士以「TKB台灣知識庫」的實務經驗為例,說明企業管理工具同樣適用於校園。他指出,學校正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唯有掌握策略定位,才能在教育改革中保持優勢。他以「麥可波特五力分析」解析校園競爭格局,並提出「差異化」「集中化」「價值化」三大策略,強調學校必須找出獨特價值並聚焦投入資源,方能走出永續發展之路。
 

丘昌其博士分享『校園經營創新與策略管理』,強調策略定位是學校永續經營關鍵。

此外,新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學高栢鈴則以自身經驗分享學校組織變革的關鍵作法,點出制度調整與校內文化推動的重要性,強調「治理」不僅是管理流程,更關乎教師共識與學校願景。同時,,新北市清水高中校長賴來展也分享了變革中,校園危機管理的實務經驗,建立校內協作機制,才能在關鍵時刻展現學校韌性。
 

新北市教育局督學高栢鈴以林口高中案例,分享校園治理的關鍵成功策略。

台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吳清基則在主持與回饋中,點出AI帶來的教育挑戰。他提出「AI + SDGs = ∞」的觀點,提醒學校在AI取代部分知識記憶角色後,應引導學生培養批判思考、系統整合等高層次能力,並在地化融入永續發展目標(SDGs),讓學校成為兼具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場域。他更強調,教育改革不應停留於口號,而要展現「彎道超車」的勇氣,「走別人沒走過的路,走別人想不到的路」,方能在國際教育競爭中找到突破口。
 

黃淳亮博士說明『教育GPS公益計畫』,協助學生以AI工具探索職涯、展現學習成果。

同時,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秘書長黃淳亮博士分享了兩項教育計畫,協助學校將策略落實於課程與學習歷程。其一為「教育GPS公益計畫:我的未來,我設計!」,透過AI工具輔助職涯探索,幫助學生找到方向(Guide)、建立學涯能力(Pathway)、並展現成果(Show)。其二為「ATP素養能力國際認證」,提供系統化的素養能力評估,此國際證照亦是收錄在教育部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庫中,可有效成為高中生提升未來升學佐證與素養競爭力證明。
 

北區高中職智庫會議吸引逾40校長出席,聚焦校園永續經營與素養教育實踐。

此次智庫會議不僅是教育思潮的交流,更轉化為具體行動。會中宣布,新北市教育局將於11月7日與學會合作,在新北高中舉辦「114學年度素養試題實作研習」。屆時將開放國二與高二以上學生參與,實際體驗涵蓋國文、數學、社會、自然的跨科素養試題。通過測驗的學生將獲得ATP素養合格國際證書,這不僅有助於學生掌握最新命題趨勢,也凸顯新北市在素養導向教育推動上的前瞻角色。
 
教育專家指出,當少子化壓力與AI衝擊交織,唯有結合策略思維、政策引導與教學實踐,才能打造具韌性的教育體系。本次北區智庫會議的討論與行動,正為校園經營者提供了一條融合企業智慧與教育使命的道路,成為AI時代教育創新的重要里程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