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讓腸胃動起來》腸胃不好,抵抗力跟著下滑,怎麼辦?中藥飲助你重拾健康,專家給出方案!

有沒有想過,一個小小的噴嚏或是咳嗽,可能是身體不適的緊急信號呢?在郭大維與王瑞玲的新書讓腸胃動起來 中,他們以小志的故事作為切入點,揭示了這背後可能隱藏的健康問題。小志剛開始小學生活,卻在短短的時間內三度看診,因為他持續的咳嗽和打噴嚏讓他無法專心學習。起初,他的母親以為這只是普通的感冒,然而一天午後,學校的緊急通知讓她驚覺事態可能並不簡單。小志在學校突然嘔吐和腹瀉,被診斷為「腸胃型感冒」,儘管經過西藥治療症狀得以控制,但他的食慾和精神狀態卻大受影響。於是,他的母親帶著他尋求中醫的幫助,經過一個月的中醫調理,小志不僅恢復了食慾和精神,咳嗽和打噴嚏的症狀也完全消失。

 沒有腸胃型感冒,只有病毒性腸胃炎

有很多病毒都可能會引起所謂的腸胃型感冒,每一個季節也有不同的病毒最容易好發,例如夏天的腸病毒、秋冬季節的輪狀病毒,然而這些病毒也同時侵犯我們的腸胃道,使腸胃功能出問題,都可能讓患者合併上呼吸道及腸胃道症狀,形成一般所熟知的「腸胃型感冒」。實際上「腸胃型感冒」這個疾病名稱並不存在,而是醫師為了方便讓患者理解而使用的「俗名」,只要遇到同時有感冒又有腸胃道症狀的症狀時,醫師通常都會下此診斷,用來跟患者做病情說明,於是在口耳相傳下,慢慢的沿用這樣的方便說法。但嚴格來說,腸胃型感冒屬於「病毒性腸胃炎」,也就是我們最常見的感染病毒而導致的腸胃炎,其中又以「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及「腺病毒」最為常見。

 風寒風熱交戰腸胃道,中醫治療以辨證論治

中醫看腸胃型感冒,仍是以辨證論治為首要,若患者來診有惡寒、發熱、頭痛、全身筋骨痠痛、咳嗽、口乾等症狀,這屬於中醫的外感風寒性感冒。而若是有身熱、咽痛、口乾、咳嗽、痰黃、並見咽喉腫痛等,則屬外感風熱性。以上兩者若又合併有腸胃見證,如腹瀉、腹脹、噁心、嘔吐等問題,則屬於腸胃型感冒範圍。中醫的治療重點在於,風寒症以辛溫解表開藥,如桂枝湯、葛根湯加減。若為風熱症,則使用清涼解表開藥原則,如銀翹散、桑菊飲等藥加減,倘若要處理併見腸胃之症,則可使用藿香正氣散、葛根芩連湯、白頭翁湯等藥。

 「扶正脾胃」才能推動藥氣,增強抵抗力

一般而言,脾胃氣虛代表後天氣血生化無源,自然免疫力則不佳,在門診也曾發現一家子裡頭總是有幾個小孩特別會生病,有幾個雖然會被傳染,但只是會有輕微的不適,詳究其原因,代表消化功能好,脾胃運化功能也好。中醫經典《素問‧ 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說明了飲食的精氣能濡養五臟六腑,運行四肢百脈,如果胃氣虛弱不能運化飲食精微,五臟六腑、四肢百脈也因而失去營養來源,就無法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了。因此在門診處理小朋友的病症,通常都以「扶正脾胃正氣」為主軸,脾胃吸收好,藥氣才推的動,四肢末稍溫度才會溫暖。

 西藥冰冷小四肢中藥香甜暖童心

此外在門診也發現,常常服用西藥退燒藥的小朋友,他們的四肢末稍都會比較冰冷,身材也比一般小孩來得瘦弱,因此腸胃用藥如蔘苓白朮散、四君子湯、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小建中湯等,都是小兒門診常備用藥。一般都會建議媽媽們平常給小朋友服用四君子湯、六君子湯或黃耆建中湯,每天大約1.52.5克,酌量加一些黑糖,香甜又易入口,久服可健脾固胃,又可補中氣。★桑菊飲:

材料:桑葉8克、菊花3克、薄荷2克、杏仁6克、桔梗6克、連翹5克、甘草2克、葦根6克。

做法:

1.藥材用冷水洗淨,瀝乾備用。

2.將藥材與兩碗水放入鍋中,用小火煎煮至剩一碗水,分兩次服用。

 ★葛根芩連湯:

材料:葛根15克、黃芩9克、黃連9克、甘草6克。

做法:

1.藥材用冷水洗淨,將葛根與800CC冷水放入鍋中,用小火煮。

2.當水量減至約600CC時,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煎煮,直至剩下200CC,濾去藥渣即可服用。

 ★四君子湯:

材料:人蔘9克、白朮9克、茯苓9克、甘草6克。

做法:

1.藥材用冷水洗淨,瀝乾備用。

2.將藥材放入煎藥壺或陶鍋中,加入三碗水,浸泡20分鐘。

3.浸泡後開火煮滾,水開後轉小火煎煮25分鐘。

4.倒出藥汁,將藥材再加入兩碗水,燒開後轉小火煎煮20分鐘。

5.倒出藥水,與之前的藥水混合,分兩次飲用。

The post 讓腸胃動起來》腸胃不好,抵抗力跟著下滑,怎麼辦?中藥飲助你重拾健康,專家給出方案! appeared first on 民生電子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