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宮廟祈福不擾民! 桃園《輔導宗教遶境活動作業要點》今上路
為促進宗教信仰活動與市民生活和諧共存,桃園市政府制定《輔導宗教遶境活動作業要點》,並率全國之先,導入「自主檢核表」制度,鼓勵宮廟在舉辦遶境活動前主動申報與自主管理,展現現代信仰的誠意與智慧,並於今年1月起即陸續邀集宮廟宣傳。目前要點已完成法制作業,將於今(10)日正式發布施行。
市府指出,此制度並非為了限制宗教活動,而是提供明確指引與溝通平台,協助宮廟規劃更完善、符合時代需求的遶境行程。檢核內容涵蓋使用環保鞭炮車與電子音響、集中燒紙錢以降低空污與噪音,並強化交通與安全措施,期望將「祈福不擾民」落實為宮廟文化的新價值。
副市長蘇俊賓表示,新制度採「時間與區域限制」的管理方式,針對高密度住宅區公告為禁放爆竹區,並會依實際情形滾動修正,在保障宗教自由與居民權益之間取得平衡。
民政局說明,檢核表制度涵蓋遶境活動的各個環節,從路線與時間安排、活動內容,如施放鞭炮、煙火、燒香、紙錢,到環境維護與安全機制等,皆納入法規考量。市府呼籲宮廟在規劃之初即主動了解並配合執行,確保活動合法、平安、有序進行。此外,市府也同步推動「宗教活動事前申報機制」,建立「事前審查、活動期間協助指揮與清潔維護、事後檢討機制」三階段管理流程,串聯民政、警察、消防、環保等局處與各區公所,強化橫向聯繫與資源整合,提升活動品質與市民觀感。
民政局提到,城市進步,神明慶典也跟著進步,包括桃園景福宮、中壢仁海宮等地方指標性廟宇皆對新制度表示支持,認為有助宮廟提升自我管理,活動更加受到尊重與認同。市府未來也將陸續舉辦宣導說明會,協助宮廟熟悉流程與操作細節,落實制度精神。
民政局呼籲,所有敬天愛地、關懷社會的宮廟夥伴,一起落實「自主檢核表」這個小動作,讓神明遶境誠意滿滿,打造「神明開心、居民安心」的城市節慶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