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推深海采礦 中國批單邊利己

(德國之聲中文網)特朗普簽署的這項命令旨在啟動在美國和國際水域的采礦活動。特朗普在行政令中表示:“保持在深海科技和海底礦產資源領域的領導地位,符合美國的核心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

路透社上個月首次報道稱,該行政命令正在擬議中。深海采礦可以獲取鈷、鎳和錳等含有金屬的礦物,這些礦物和金屬被認為對可再生能源、鋼鐵和國防生產至關重要。

近幾個月來,由於北京方面對多種稀土礦產實施出口限制,美國獲得關鍵礦產的機會受到影響。這加大了華盛頓方面支持促進國內礦業發展的壓力。特朗普指出,如果不采取行動,中國將主導深海采礦業及其生產的礦產。

新的行政令指示政府加快根據1980年《深海海底礦產資源法》頒發采礦許可證,並建立在美國外大陸架沿線的許可證發放流程。

國際法爭議

太平洋部分地區及其他海域含有大量多金屬結核。路透社引述一位美國政府官員稱,估計美國水域中蘊藏著超過10億噸的此類結核,其中富含錳、鎳、銅和其他關鍵礦物。這位官員補充說,開采這些結核可在未來10年內使美國GDP增長3000億美元,並創造10萬個就業崗位。

特朗普的行政令還下令加快審查“國家管轄範圍以外區域”的海底采礦許可證,此舉可能會引發與國際社會的摩擦。

在周五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郭嘉昆表示,在國際海底區域從事礦產資源的勘探和開發活動,必須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國際海底管理局框架內進行。任何國家都不應繞開國際海底管理局和國際法,擅自授權開展國際海底資源勘探和開發活動,損害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郭嘉昆還指出,美方行政令還涉及美國單方面非法劃定的200海裡以外的大陸架。美方授權在其所謂“外大陸架”上從事礦產資源的勘探和開采活動,違反國際法,損害國際社會整體利益。他批評美方“為一己之利無視國際法和國際秩序的單邊主義做法”。

深海采掘破壞生態

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國際海底管理局(ISA)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致力於為在國際水域進行深海采礦制定標准,但因分歧眾多而未能成文。各成員國和企業也在深海采礦上大多保持觀望。美國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

深海金屬結核的開采技術尚不成熟,被認為對生態破壞性較大。綠色和平組織的阿羅·漢普希爾(Arlo Hemphill)表示:“美國政府無權單方面允許一個行業破壞人類的共同遺產,並為了少數公司的利益而破壞深海環境。”

任何國家都可以允許在其領海(距離海岸約200海裡)內進行深海采礦,而且許多公司已經在排隊等待在美國水域進行采礦,包括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牙買加的公司以及中國的五礦集團。

DW中文有Instagram !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才 (路透社、法新社)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有興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