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許多飼主都曾好奇:貓咪和狗狗,究竟誰比較聰明?有人認為狗狗懂得指令、能訓練,代表牠更聰明;也有人覺得貓咪懂得察言觀色、行動靈活,才是真正的智慧代表。
一、腦容量不等於智商高低
狗狗的腦容量平均約為體重的 1/125,而貓咪則約為 1/100,比例上貓的腦相對稍大,但這並不代表牠一定更聰明。科學研究指出,腦容量與智力的關鍵在於「神經元數量」,也就是大腦皮質中負責處理思考、決策與學習的神經細胞數。這些細胞越多,資訊處理能力就越強。

二、神經元數量揭示真相
根據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的神經科學研究,狗狗大腦皮質的神經元數約為 5.3 億個,而貓咪約為 2.5 億個,幾乎少了一半。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狗狗在記憶、服從與任務學習上表現更突出。牠們能理解指令、記得日常規律,甚至學會解決問題的步驟,顯示出更高的認知靈活度。
三、貓咪的聰明表現在「自我判斷」
雖然神經元數量較少,但貓咪的智慧並非遜色。牠們的思考方式更傾向「自我主導」,會根據情境選擇是否回應。例如,當主人呼喚時,貓咪其實聽得懂名字,只是不一定想理會。這種行為顯示牠具有高度的情緒判斷與自主思考能力,是一種「選擇性反應」的智慧。
四、狗狗擅長社交智力,貓咪精於觀察學習
狗狗在演化過程中與人類共同生活數千年,逐漸培養出理解人類語氣、表情與肢體語言的能力。這種「社交智力」使牠能與人類密切合作,甚至在救援、導盲或治療中發揮關鍵作用。而貓咪則更擅長觀察與模仿,能從環境變化中快速學習,例如開門、踩開電燈開關等行為,展現出高適應性的學習本能。
五、誰更聰明?其實各有天賦
若以執行指令與任務解決來看,狗狗的確在「合作型智力」上勝出;但若從獨立思考與環境應變能力來看,貓咪則展現了「個體型智力」的優勢。牠們的聰明表現方式不同:狗狗傾向外向、互動導向,而貓咪則是內斂、觀察導向。

貓與狗的智商難以以單一標準衡量,因為牠們的智慧源自不同的生存策略。狗狗擅長理解與配合人類,貓咪則以靈敏直覺與自我判斷維持獨立生活。了解牠們的思考模式,能讓飼主更懂得尊重彼此的差異,建立出更深層的情感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