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恆大後塵?碧桂園遭債權人提清盤呈請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房地產商碧桂園週三(2月28日)表示,27日遭債權人提出了清盤呈請。消息一出,碧桂園28日在香港股價下跌約12%。在中國政府欲重建各界對房地產業的信心之際,此事也對經濟前景蒙上陰影。
根據碧桂園公告,清盤呈請方是香港上市的建滔集團旗下永恆信貸有限公司(Ever Credit Limited),內容涉及雙方之間本金約16億港元的未支付定期貸款及應計利息。
此清盤案首次聆訊訂於5月17日。碧桂園表示,將「極力反對」清盤呈請,並盡力與呈請人溝通,與對方「友善協商」,促使呈請盡快被撤回或駁回。
碧桂園在公告中引述公司清盤條例「提醒」股東及投資者,若公司最終因呈請而清盤,在未獲得高等法院認可令的情況下,於起始日或之後作出的股份轉讓將視為無效。該公司也回應《第一財經》,主張清盤是「各方皆輸的結果」。
碧桂園稱,遭清盤呈請並不會實質影響債務重組計劃及進程,且「單一債權人的激進行動」並不會嚴重影響保交樓及公司正常經營,因為「涉建滔集團的債務金額,在境外整體有息負債佔比很低」。有估計指,碧桂園共有110億美元的境外債務。
投資控股公司建滔集團是外界所知,最早對碧桂園採取法律行動的企業之一;去年10月,它旗下的Ever Credit Limited公司以碧桂園未依融資協議還款為由,對其發出法定要求償債書。
延伸閱讀:碧桂園森林城市:租不了、賣不出、退不掉的「鬼城」
碧桂園債務重組進程未明
路透社指出,碧桂園的債務重組進程近幾週加快了腳步,但如今面臨清盤呈請,可能讓其他債權人重新考慮協商方案。
一名碧桂園的美元債券投資人表示:「碧桂園花了太長時間,胡亂更換顧問,浪費時間,所以人們失去耐心也不意外,寧可讓他們清盤。」
延伸閱讀:碧桂園信用評級再遭降 中國央行出手救房市
碧桂園去年10月未能在寬限期結束前償付一筆逾1500萬美元的息票。碧桂園已聘請畢馬威(KPMG)、盛德律師事務所(Sidley Austin)為顧問,協助評估其「資本結構及流動性狀況,並制定整體的解決方案」。
去年11月曾有消息指,碧桂園盼2023年底提出境外債務重組的初步方案,並於2023年2月或3月,與境外債權人展開正式談判。目前並不清楚談判是否推進。
另一方面,碧桂園稱截至2月27日,該公司已有超過100個項目被納入中國房地產融資「白名單」,與春節前初步名單的30個相比增加。
在碧桂園這次面臨清盤呈請之前,另一中國房產巨頭恆大集團才剛於今年1月底遭香港高等法院裁定資不抵債,勒令清盤。碧桂園債務估計約1.36兆人民幣(約1900億美元),接近其1.43兆人民幣的資產;恆大集團負債則達到3000億美元。
今年稍早,碧桂園管理高層曾警告,2024年房地產市場仍將疲弱,該公司可能面臨更嚴峻挑戰。
外界估計,房地產業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2021年,中國強化對房地產業融資的監管,此後產業又面臨接二連三的危機,開發商先後爆發違約,被迫展開債務重組。
中國房市持續呈下行趨勢,供需失衡。週二(27日),中國住房部發布通知,要求各城市「提前謀劃2026—2030年住房發展規劃」,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變化、產業布局、住房供需等面向納入考量。
(綜合報導)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