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從阿波羅到阿耳忒彌斯:美國何為將登月計劃交給私人公司?

(德國之聲中文網)一家總部位於休斯頓的私營公司將於本周領銜一次登月任務,如果成功,這將標志著美國自五十年前阿波羅計劃結束以來的首次登月。

直觀機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的Nova-C月球著陸器於美國東部時間本周三(2月14日)搭乘SpaceX火箭發射升空,這是繼中國、印度和日本最近完成登月任務之後的又一次國家榮譽之戰。

那麼,為什麼要把這樣重要的任務委托給商業部門,尤其是在上個月航天機器人技術公司(Astrobotic)的嘗試失敗之後?

答案就在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對其旗艦項目”阿耳特彌斯”(Artemis)進行根本性重組的方式。

在冷戰時期,NASA可以拿到空白支票,統管該行業的全部工作,直到最後一個螺栓–但新的模式則將押注於美國強大的市場,以小成本實現歷史突破。

雖然目前的方式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著美國在實現重大裡程碑–即下一次載人登月任務和從火星運回第一塊岩石–方面落後於其主要太空競爭對手中國的風險。

SpaceX的成功

NASA商業登月載荷服務(CLPS)計劃對新興公司的關注起源於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崛起。SpaceX 在啟動階段被嘲笑為魯莽,但現在可以說是該機構最喜歡的承包商。

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前成員佩斯(Scott Pace)說,NASA有意采取一種政策,優先考慮以較低的成本”實現更多的目標”。

他說:”SpaceX現在所擁有的可靠性是一路走來痛苦地炸毀多少枚火箭的結果。”

2011年,NASA主導的航天飛機項目結束之後,只能依賴俄羅斯的聯盟號火箭進行太空發射,而SpaceX的發射是目前宇航員從美國本土發射的唯一方式。

馬斯克的這家企業擊敗了備受青睞的航空航天巨頭波音公司,率先通過了系統認證,向專家們證明了提供不同選擇的公司之間競爭的價值。

根據《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每次發射航天器的成本超過20億美元(根據通貨膨脹率調整),而根據政府審計,NASA購買SpaceX一個發射機位的平均成本約為5500萬美元。

阿耳特彌斯計劃

根據非營利組織行星協會(Planetary Society)研究員德雷爾(Casey Dreier)的分析,在阿波羅時代,NASA獲得的資金超過3,000億美元,遠高於阿耳特彌斯(Artemis)到2025年所需的930億美元。

現在,NASA不再告訴私營企業具體建造什麼,而是向公司購買服務–不過這種零敲碎打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弊端。

NASA擁有巨型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和獵戶座載人太空艙,同時還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簽訂了合同,在該公司下一代星艦(Starship)火箭的基礎上,開發一套非常規的、尚未經過驗證的著陸系統,以實現首次載人登月。

星艦尚未在不爆炸的情況下完成飛行測試。它需要在軌道上進行多次超低溫補充燃料,然後才能獨立於SLS前往月球,與獵戶座對接並搭載宇航員。

未來派太空燃料庫可能是促進遠距離火星任務的絕佳方式–這是馬斯克SpaceX的創始理想–但是,准備好燃料庫的使用很可能會推遲美國人重返月球的時間。

NASA表示,最早可在2026年實現這一目標,但這一時間表有可能會延長。與此同時,中國已將載人登月的最後期限定在2030年,並且最近一直在反復表達這一承諾。

NASA前高級官員哈伯德(G. Scott Hubbard)說,中國””不會經歷美國的所有惡作劇,即先是兩極分化,接著是政府關門威脅,然後是持續不斷的決議”。

無論好壞,美國都被鎖定在新的公私合作模式中。

德雷爾說:耳特彌斯計劃設計之初就有意與歐洲、加拿大、日本、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一系列國際伙伴合作,以防止半途而廢。

此前在2000年代構想的、管理方式更像阿波羅計劃的前一個登月方案–火星計劃”星座”計劃遭到取消,主要是由於預算限制,幾乎沒有現實的可能。

(法新社)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