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軍工業搭上順風車?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總理肖爾茨喜歡長而復雜的句子。就是那種長到結尾時已經不記得一開頭說了什麼的句子。然而今年2月受邀德國最大軍火公司萊茵金屬出席新彈藥工廠奠基儀式時,肖爾茨簡明扼要地表達了意見。
肖爾茨說,德國“太長時間以來”的軍備政策就仿佛購買一輛汽車一樣——只需下訂單,三至六個月後就會交貨。“但是軍火生產運作並非如此。坦克、榴彈炮、直升機和防空系統不是擺在某個貨架上的商品。”只有國家才可以委托訂購軍備。他說道: “如果多年來沒下訂單,那麼這件武器就不會生產。”
國防再次成為話題
這幾句話概括了德國政府所面臨的困境。對武器和彈藥的需求是巨大的,不僅僅是為了繼續在軍事上支持烏克蘭。來自綠黨的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在3月份的一次會議上表示:“我們不能指望美國人總是為一切買單或者提供物資。”他說道:“這意味著必須立即加速軍火生產、全面升級國防和軍火工業,重新啟動對包括國防作戰在內場景的准備和應對方案。”總理肖爾茨則更簡單地表達了這一點:“我們必須做更多。我們必須提高產量。”
這在經歷了數十年的軍備削減後,無異於一場180度的大轉彎。1989年柏林牆倒以及1990年德國統一後,和平似乎成了德國的新常態。聯邦國防軍規模不斷減小,軍備開支也被削減。弗裡德裡希·埃伯特基金會(Friedrich-Ebert-Stiftung)的一項研究顯示,德國國防工業萎縮了約60%。29萬個工作崗位也被削減至不到10萬個。
對“與死亡相關”的生意不感興趣
在此時代精神下,德國政客也紛紛與軍火業保持距離。2014年,時任德國副總理的加布裡爾(社民黨)曾表示,自己不願見到“與死亡相關”的生意。同樣的,前總理默克爾(基民盟)也對軍火生意不感興趣。像萊茵金屬這樣的大型企業便越來越多地將業務轉移到海外——也是為了規避德國的出口限制。
即便在2021年底,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執政上台後仍計劃進一步限制德國軍售。但隨後的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情況急轉直下。
“德國制造”越來越少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德國聯邦議院批准了1000億歐元聯邦國防軍“特別基金”,用於軍備升級。雖然其中的大部分已經以創紀錄的速度簽署了訂單合同,但交付將需要數年時間,且其中大部分軍備物資都不會在德國本土生產。許多訂單被授予美國。聯邦政府委托萊茵金屬公司交付的120多輛輪式裝甲車將會在澳大利亞生產。
反對黨基民盟(CDU)和基社盟(CSU)批評德國政府在提高軍火產能方面做得太少。3月中旬聯盟黨的一項動議在聯邦議院進行了辯論,其稱“俄羅斯已經完成了向戰時經濟的轉變,與此同時德國國防工業亟待加強,但聯邦政府迄今未采取足夠的相應措施。”
政府內部仍需協調
總理肖爾茨最近在參觀萊茵金屬時強調“擁有一個靈活、現代和高效的國防工業有多麼重要”,在野黨則抨擊德國政府到目前為止尚未更新針對安全和國防工業的戰略。戰略規劃仍停留在2020年的版本。聯邦政府曾在2023年夏天宣布,將對軍工業產業戰略進行修訂。
“事實上政府內部仍存在需要協調的問題,”經濟部長哈貝克承認道。 “給予關於軍備生產的需求、疑問、擔憂和恐懼以充分的表達空間是非常重要的”。
軍工業不同於其他產業
聽一下聯邦議院的辯論就能明白哈貝克說“仍需協調”是什麼意思——綠黨議員施佩勒貝格(Merle Spellerberg)在聯邦議會上談到軍火工業時說道,考慮到烏克蘭戰事,軍備生產力毫無疑問應盡快得到提升。“但是 – 有一點非常重要,親愛的同事們 – 一旦安全形勢允許,我們必須能夠重新降低產能。”
軍備生產必須與價值觀和利益相協調。這位27歲的女議員說:“是否允許通過武器生產盈利,或者更確切地說,應該用取得的利潤做什麼?我們需要一項優先考慮和平與安全的政策,而不是優先考慮個別軍火商的利潤。”
軍火業要求保障
這樣的言論確實會令軍火工業恐慌不已。但鑑於眼下來自俄羅斯的威脅,軍火商目前面對政府手握所有王牌— 也完全可以提出要求。
復活節前,軍火工業代表與總理府、國防部、外交部、財政部和經濟部的政府代表舉行了會晤,哈貝克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會談結束後透露,討論主題主要圍繞軍火工業需要政府提供哪些保障以提高產能。
軍備缺口資金從何而來?
簡而言之,這意味著軍火商希望簽訂具有固定采購承諾的長期合同。但這就需要在聯邦預算中提供相應的資金,而這正是問題所在——聯邦國防軍的1000億特別基金將在2027年耗盡,財政專家預計此後的軍備資金缺口將高達每年500億歐元。
軍備缺口資金從何而來?肖爾茨明確表示反對為了軍備而削減社保開支。他很清楚,其所在社民黨也不會支持在這方面進行大幅削減,且如果需在其他方面耗費過多財政資金以滿足軍備支出,可能會令很多民眾陷入擔憂情緒。軍備支出很可能在2025年聯邦大選中成為重要議題。
來自公民的反抗
由肖爾茨宣布的軍事時代轉折點的觀念尚未被德國人完全接受。從軍備生產基地選址遭遇的抵抗便可看出。“特羅斯多夫(Troisdorf)不要彈藥工廠,我們不會屈服於柏林的壓力!” 北威州特羅斯多夫小鎮的居民和地方政客抗議軍火生產商迪爾防務(Diehl Defence)的建廠計劃。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出於安全考慮必須辟出額外的大片安全區域(以使發生爆炸時不危及居民區)。這些區域本可用於住房建設等其他用途。
特羅斯多夫並非個案。2023年春天萊茵金屬考慮在薩克森州建造火藥工廠時同樣引發了抗議。但最終,建廠計劃因聯邦政府不願提供啟動資金而夭折。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Sabine Kinkar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