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俄經濟困境加劇 或迫使普京收手

(德國之聲中文網)烏克蘭戰爭給普京帶來的財政壓力增加。莫斯科計劃增稅,同時削減社會福利等開支。

周三(9月25日),俄政府宣布增值稅計劃從20%提高至22%,以彌補赤字漏洞。這違背了普京此前作出的承諾:2030年前不增稅。

此外,非軍事開支——包括社會福利開支預計將繼續削減。其原因包括俄羅斯石油收入大幅下跌。

目前,俄羅斯的預算赤字已達到約4.2萬億盧布(約合500億美元,427億歐元),這相當於該國GDP的約1.9%。政府此前設立的目標是不超過GDP的0.5%。

基輔經濟研究所專家瑞巴科娃(Elina Ribakova)預計,莫斯科將繼續削減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環保等方面的開支,同時提高軍費。

紅燈閃爍

俄羅斯經濟狀況發出警訊,也引起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注。9月24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普京和俄羅斯遇到經濟上的大麻煩,現在是烏克蘭采取行動的時候了。”

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收入持續下降。主要原因是油價下跌、盧布升值、煉油廠遭受攻擊以及制裁的持續影響。國家油氣收入9月預計同比下跌約23%。

7月的GDP同比增長0.4%。官方對本年度的增長預測是1%。

自2021年以來,國防開支已增加四倍多,如今已達到每年16萬億盧布。

會迫使普京盡快達成和平協議嗎?

咨詢公司Macro-Advisory在莫斯科的金融分析師韋弗(Chris Weafer)表示,俄羅斯包括國防開支在內的預算過高,會摧毀經濟,他認為普京日益受到盡快達成和平協議的壓力。

但瑞巴科娃並不樂觀。“他們2022年入侵的時候,就清楚經濟上的代價。他們計算過,在政治層面上,他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

次級制裁多有效?

美國敦促對俄羅斯實施次級制裁,包括對印度和中國,兩國購買大量俄羅斯石油。

瑞巴科娃認為,應當增加對莫斯科的制裁壓力,但她同時指出,一些受到嚴厲制裁的政權如委內瑞拉、朝鮮和伊朗盡管面臨經濟困境,卻仍然執掌權力。“制裁能解決部分問題,但並非全部。”

韋弗則認為,次級制裁有助於迫使克裡姆林宮迅速走向談判桌。他認為,美國應對俄羅斯石油的購買國實施次級制裁。

“倘若(俄羅斯)石油出口收入受到額外的20-30%的打擊,那麼預算將陷入不可持續的境地,可能迫使國內形勢發生巨大變化。”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Arthur Sulliva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