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語媒體:德國人遲早也要996?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不倫瑞克報》以“德國必須重新變得更出色”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如今德國的工會以及其他勢力都在大力要求漲工資、削減工時,但是增加社會福利的前提只能是經濟繁榮。作者警告,如果德國的創新能力持續下滑,在中國競爭力不斷增強的背景下,德國人的富足舒適生活遲早會變成奢侈品。

“這一切聽起來過於抽象,那我們就來看看不倫瑞克地區的大眾汽車總廠。就在一個多星期前,大眾汽車公布了企業的‘中國戰略’:‘在中國、為中國’。這意味著,大眾汽車最為重要、規模最大的市場將全面與沃爾夫斯堡的總廠脫鉤。對於大眾而言,這可謂是一個劃時代的轉變。該公司今後將和中國伙伴共同為中國市場研發新車。這些中國伙伴可不是隨隨便便擰幾枚螺絲,而是真正的數字應用、自動駕駛技術專家。大眾汽車為什麼要這麼搞?因為該公司認為在中國運作的成本比德國更低,也更加迅捷。”

“如果在德國規劃一款新車平台,那麼還未正式推出,對於快節奏的中國市場而言就已然過時。在中國,今後的新車設計用時還要進一步削減到目前的三分之二,成本也要大幅削減。而且,中國人的工作時長也長於德國人。”

“在中國,員工的帶薪年假天數在5到15天之間。許多人每周工作六天。在德國,我們固然不想過這樣的日子,但是也必須很認真地對付這種類型的競爭者。大眾汽車現在就已經自信地表示,德國等國的市場今後需要向中國學習。這也代表了劃時代的轉變:不再是德國人教會中國人工業化,而是反過來。”

“目前大家首要關注的還是‘中國速度’。不久之後,也許還會關注更多。現在,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高層崗位已經由不少中國人出任,這是正確的。如果深思熟慮的明智策略能夠湊效,他們的自信心將一年年地上升。更強有力的勞資協議、更高的協議工資、更多的休息時間—-在當前環境下,這些願望不再如以往那樣容易實現。德國正面臨殘酷的國際競爭,而當前的全球權力中心也正在向亞洲方向移動。”

作者接著指出,德國如今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強創新能力,尤其是將實驗室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美價廉產品之能力。“這是因為,德國依然是一個主要依靠工業的國家。這並非什麼壞事。根據幾天前德國《商報》發布的一組數據,德國人的每周工時連年下降,目前已經跌至36.3小時。只有芬蘭、丹麥、法國的工時更低。如果我們想繼續享有這樣的優渥,就必須全面改進德國的教育體系,並且要懷有對成功的巨大渴求,同時懷有些許謙卑,從而能夠認識到我們生活福祉的價值所在。”

奧地利《小報》以“願我們的笑容永不僵硬”為題,以反諷的文風對歐洲過於依賴中國經濟痛心疾首。

“歐洲人,你們就這麼繼續微笑吧!對,就像大權獨攬的習近平微笑著安慰歐洲人那樣。習近平宣稱中國是一個與生俱來愛好和平的國度。這可真是雙贏!哪怕中國人每周工作六天、工作時長比歐洲人多8.5小時,而且還會三班倒。中國人的工資普遍只有歐洲人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他們的建造速度遠遠快於我們,一棟50多層的建築只要一個月工期。歐洲需要的40多種原材料中,中國壟斷了35種。而在42種未來技術中,中國在36種處於領先地位。”

作者擔憂地指出,歐洲人對中國的原材料、醫藥產品、電子產品、化工產品依然有著高度依賴,而令人上癮的TikTok則仿佛像一種讓歐洲人變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與此同時,慷慨提供補貼的美國政府,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關閉在歐洲的工廠奔赴美國,加速歐洲的去工業化進程。

“但願歐洲人的利潤和工資水平能夠維持現有水平。而生兒育女、享有福利社會則會成為奢望,尤其是在經濟增長率只有0.8%的歐元區(中國依然有近6%)。盡管如此,歐洲人還是盡情微笑吧!”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有興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