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為什麼中國應該多消費?
(德國之聲中文網)長期以來,中國的宏觀消費率——也就是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最終消費佔當年GDP的比率。這個經濟指標一直在50%或者以下徘徊,和美歐的80%的水平相差較大。也因為如此,不少中外經濟學家包括最近的耶倫,都在呼籲中國調整自身經濟結構,其中的一個結構就是高投資低消費,否則就是產能過剩。
在歐美發達經濟體看來,中國人高投資低消費,是中國貨物席卷全球的原因所在。在不少中國國內經濟學家看來,中國的消費率也太低了,以至於我們的生產能力常常超出了我們的需求,出現了過度競爭,現在的網絡術語叫“卷”。
但是,也有不少經濟學家從一個較長時間維度看,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高投資,才能保持下去。畢竟,消費就是把東西吃了喝了,那麼下個時間段靠什麼去生產呢?沒有儲蓄和投資,本質上就不可能有增長。GDP的增長就是來自於資源和生產要素的積累。這個道理在基本的經濟增長模型裡面就說的很清楚了,的確沒有什麼問題。這個模型的前提條件是:在較長的時間維度內,市場供給和需求基本平衡,所以產出的東西都可以實現其市場價值。保持這個前提不變,那麼當然生產的要素越多,產出越多,GDP越大,增長越快。
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所以,在過去很長時間內,我們經濟學者達成這樣一個共識:在短期內可能出現市場的供給和需求不平衡,如果需求不足供給過剩,那麼就需要拉動消費需求(比如通過擴大政府開支)去促進經濟增長;但是在較長時間維度內,市場基本是平衡的,不存在這種拉動消費需求能夠促進增長的可能性,只有包括資本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的積累才能促進增長。
不過,如果我們觀察美國經濟的走勢,就會對這個結論有點兒動搖和懷疑。因為美國的消費率是相當高的,即便在發達經濟體內,也顯著高於日本德國。那麼為什麼在這麼長時間內,美國的長期經濟增長率一直高於其它發達經濟體呢?
從二戰以後的經濟增長動力分解來看,美國的經濟增長主要是技術進步實現的。我們不需要什麼數據,很直觀地從這半個多世紀的新技術新產品發源地就可以看出:無論是電腦,還是互聯網,到最近的人工智能,絕大部分創新產品來自於美國。過去的日本和現在的中國,都是在美國首先創造出新技術新產品以後,在生產效率上實現了超越,從而成為世界工廠。但美國是的的確確的世界實驗室和研發部。
是什麼遏制了消費?
為什麼美國人能夠一邊保持高消費一邊還創造了人類新科技呢?其實沒有什麼秘訣,因為人類的所有高科技都來自於現實的消費需求。如日中天的英偉達芯片,一開始就是為了滿足人類打游戲的消費需求。如果美國文化部早點兒下個紅頭文件說:打游戲這麼不利於身心健康的活動必須全部禁止,那麼其實就不會有現在的英偉達了。如果美國工商局早點兒禁止家庭車庫用於生產組裝電腦,也不會有為了滿足個人需求的蘋果電腦發明創造出來了。這些東西一開始都只是為了滿足人類消費需求的靈光一現,有時候這些消費需求還不那麼光明正大。所以,從這個比資本積累更長久的時間段來講,消費是促進科技進步的源動力,沒有了消費,雖然科學家依舊可以發明創造,但卻不可能讓發明創造變成為大批量生產的商品,也就沒有可能實現經濟增長。
當然,美國厲害的地方不僅僅在於高消費帶來的發明創造,還有能夠把這些發明創造變成大批量生產的商品的資本。東西都大吃大喝消費掉了,美國的資本從什麼地方來呢?這就是美國資本市場的高效率所致。沒有美國高效率的資本市場,就算喬布斯能產出一台兩台家庭電腦也沒有用,因為這是工藝品,不是商品,不能拉動美國GDP。
所以,當中國經濟越來越因為我們的高儲蓄高投資變得越來越龐大和接近世界前沿的時候,我們也的的確確需要讓老百姓從工廠車間走出來去消費。這些吃吃喝喝度假又休閒,本質上就是在提供給發明創造者以黑暗中的指路明燈,告訴他們應該向哪個方向努力,消費者的買單才是發明創造技術進步得以完成商業化的最終保障。否則,我們怎麼指導高投資的去向呢?計劃部門連市場需求都不知道,又怎麼可能指導科研人員搞開發呢?一個追趕型經濟或許需要集中力量辦大事,但是一個領先型經濟更加需要自由試錯和消費者買單。中國能不能成功轉型成為一個領先型經濟,還是要看它能不能把消費在GDP中的比例提高起來。
沈凌,德國波恩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執教於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道,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