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反制 加征34%關稅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政府周五(4月4日)宣布,將從4月10日起對所有美國產品加征34% 的進口關稅。這一稅率與特朗普本周下令對中國產品加征34%的“對等關稅”稅率相匹配。
與此同時,中國商務部宣布,將對稀土出口實施更多管制。稀土是計算機芯片以及電動汽車電池的原材料。受管制的礦物名單中包括釤及其化合物,用於航空航天制造以及國防領域。另一種元素釓用於磁共振掃描。
中國海關總署則宣布,暫停從一些美國供應商進口雞肉產品,因為在其貨物中檢測到中國禁用藥物呋喃西林。海關總署還宣布,在一些美國公司的高粱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黴菌,禽肉骨粉中發現了沙門氏菌。
此外,中國政府表示,已將27家美國公司列入受貿易制裁或出口管制名單。其中16家公司,禁止對其出口“兩用”物項。美國國防科技公司 High Point Aerotechnologies 以及運輸物流公司 Universal Logistics Holding 均在名單之列。
北京還宣布已就關稅問題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
中國商務部稱,美國實施所謂“對等關稅”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
北京采取的其它行動包括對跨國化工巨頭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發起反壟斷調查,以及對從美國和印度進口的醫用CT球管進行反傾銷調查。
2月,中國宣布對從美國進口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氣產品加征15%的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和大排量汽車加征10%的關稅。
中國財政部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的一份聲明稱,最新關稅適用於所有美國制造的產品。
不過,美聯社評述說,盡管美中貿易摩擦不斷升溫,但總體關系沒有那麼緊張。
自特朗普一月上任以來,本周,美國和中國軍方官員首次舉行會晤,就海上軍事安全問題交換了意見。雙方表示,周三和周四在上海舉行的會談旨在將風險降至最低。
專家怎麼看
就北京宣布的稀土管制措施,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分析師君特 (Jacob Gunter) 向路透社表示,此舉可能推動西方國家建立替代供應鏈的努力。
“中國扣動扳機的次數越多,即使僅限於美國,也會讓歐洲公司、歐洲政府以及其它國家政府思考,我們面臨出口管制的風險有多大?”
就中國的反制措施,日內瓦隆奧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沙爾(Samy Chaar)表示:“現在做出最終評估還為時過早。目前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特朗普對達成協議持開放態度,…表明雙方願意在未來幾個月內進行談判並降低關稅。”
“另一條路是他沒有達成協議的意願,希望在較長時間內維持關稅,這將破壞整個機制。”
沙爾表示:“我不認為(周五中國的反制)是發出某種信號。各方都會展示強硬姿態,但這並不排除他們會在某個時候達成協議。不過,我們仍需要看到特朗普在某個時候發表評論,表示他期待達成協議。”
北歐聯合銀行首席市場策略師馮格雷西( Jan von Gerich)表示:“中國的反應似乎比預期的要強烈,但我們必須看看細節。如果特朗普對中國的報復也作出反應,那麼市場可能會再次受到打擊。”
(美聯社、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