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哈貝克:德國對華戰略需要「更新」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經濟部長兼副總理哈貝克周五飛抵北京,開啟為期三天的訪華執行。據路透社報道,周五晚間,他在德國駐北京大使館為他舉辦的招待會上呼籲德國“更新”對華政策。

“我們遲早要更新我們的中國戰略”,哈貝克指出,目前尚不清楚兩國關系的中期發展前景如何。但他認為,必須要更新對華策略,以及建立一份更長期的規劃。“我這麼說,是因為我相信中國人一定有他們自己的(德國政策規劃)。”

這位來自綠黨的經濟部長還指出,一些具體的政策領域,以及貿易和氣候保護等方面,都需要在這份中長期的對華戰略規劃中得到體現。“一項戰略意味著我們要著眼未來,至少要指明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哪怕這個未來永遠不會像我們描述的那樣發生。”

一年前,德國政府出台了一份中國戰略文件,其中將中國定義為合作伙伴的同時,也將其視為競爭者和體制性對手。

“我訪華期間不可能解決歐中貿易沖突”

目前德中關系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歐盟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爭端。此前哈貝克在結束對韓國訪問、飛往北京前表示,希望接下來一段時間歐中貿易爭端能夠找到解決方案或者“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方式方法”。“如果我的訪問能對此作出一份貢獻,那會是一件好事。不過,現在來看,充滿挑戰。”

哈貝克同時表示:“我在中國期間解決這一沖突,是不可能的。我也完全不能代表歐盟來談判。”

哈貝克還表示,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無疑有著特殊的地位。他表示,行前還與歐盟貿易專員東姆布洛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會談。如今,他希望鼓勵雙方展開對話,尋找達成一致的要點。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周五表示,歐方不斷升級貿易摩擦,並可能引發“貿易戰”,責任完全在歐方。

相關報道:北京指責歐盟向中國車企索取信息遠超反補貼調查所需

歐盟宣布將自7月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征收懲罰性關稅後,北京對歐盟豬肉制品展開反傾銷調查。此外,中國政府還有可能對2.5升排量以上的乘用車加征關稅。而德國制造商可能首當其沖受到影響。

德國對華出口5月下降

與此同時,德國聯邦統計局周五發布的數字,德國對華出口5月同比下降14%,至75億歐元。德國對美國出口則上升4.1%,至130億歐元。由此,美國仍是“德國制造”產品最重要的接收國。

經濟學者認為,德中貿易疲弱有多個因素:中國自身如今生產更高價值的產品;德國企業更多在中國本土生產;地緣政治因素如台海緊張可能加劇相關趨勢。

中國如今已不再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取代中國成為德國最大的商品進出口國。2023年,中國還曾以約2530億歐元連續第八年保持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國地位,不過僅微弱領先於美國。

討論公平競爭

哈貝克周五展開為期三天的訪華之行。抵達北京後,哈貝克首先與多個歐盟國家大使會晤。哈貝克在北京將與商務部長汪文濤、工業部長金壯龍會晤。此後,他還將訪問上海和杭州。除參觀企業外,哈貝克還將與大學生展開交流。

另據德新社報道,哈貝克此行將不會與中國總理李強舉行會晤。德國聯邦經濟部代表團周五傳出的消息稱,原本希望能安排在周六的這一日程“無法在上午起飛之前實現”。哈貝克計劃於周六繼續前往上海。

此次亞洲訪問前,哈貝克表示:中國是面對全球挑戰、如氣候保護不可或缺的伙伴。中國在安全問題上也扮演著重要的地緣政治角色,如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沖突上等。與此同時,對許多德國企業來說,中國作為產地、創新中心以及采購和銷售市場繼續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重要的是,我們繼續保持對話,並討論公平、平等的競爭條件。”

參觀韓朝非軍事區

在韓國訪問期間,哈貝克參觀了韓朝非軍事區。他說,“這與我們兩德分裂時的邊境很不一樣”,但還是讓他聯想到德國的歷史。哈貝克說,這次參觀讓他想到朝鮮半島的歷史、戰爭、血腥的戰鬥、分裂,也想到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朝鮮後帶來的威脅。

(德新社、路透社)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