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高捷博愛座之亂/23歲男罹病「未禮讓」被罵失控 醫示警:可能造成深遠影響

翻攝自Threads

【記者爆料網 金東天/高雄報導】

高雄捷運昨(28)日下午發生衝突案,23歲患有身心障礙的李姓男子搭乘時因坐在博愛座且腳跨到旁邊椅子上,再加上未禮讓年長者被2名中年人怒罵,雙方更大打出手,中年人甚至還「推人撞窗戶」。而捷運警察隊原本澄清李男「沒有攻擊行為」,還將釐清是否會把人依恐嚇罪送辦,但影片曝光後,完全與事實不符,直接打臉警方,後續捷警也緊急把動手的2名中年人帶回釐清,並依刑法強制罪將他們移送橋頭地檢署偵辦。對此,精神科醫師楊聰財除了曝光李男可能的失控原因外,同時示警「這種情況對於個案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據悉,李男為身心障礙患者,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像他這種狀況可能是受到「感知超載」、「溝通困難」、「突然的變化」、「焦慮和不安」、「感覺控制問題」其中之一的影響,只要有類似狀況發生,可能就會造成他們的情緒失控。楊聰財提醒,每位患者的情況和觸發因素可能有所不同,因此瞭解個體的特定需求和情境對於減少情緒失控的發生非常重要。

針對感知超載部分,楊聰財說,例如嘈雜的環境、強烈的光線或聲音,可能會導致患者的情緒失控。溝通困難部分,患者無法有效表達需求或感受到的壓力,可能會引發情緒爆發。突然的變化,例如日常生活中的計畫改變或意外事件,可能會導致患者感到無法應對,從而引發情緒失控。

另外,楊聰財表示,焦慮和不安部分,患者面對不確定性或新環境時,可能會感到焦慮和不安,這可能會引發情緒反應。最後則是感覺控制問題,某些患者可能對感覺輸入過於敏感或不敏感,這種感覺上的不適可能會導致情緒失控。

博愛座的服務範圍其中就包含了身心障礙人士可優先使用,李男因患有身心障礙坐在博愛座上,完全沒有問題,但反而被不了解情況的民眾趕、辱罵、毆打,楊聰財示警「這種情況對於個案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他說,特別是心理創傷和情緒上的負擔。這種個案通常對於社交情境有較低的理解能力,而被不了解情況的人辱罵或毆打,不僅可能引發恐懼和焦慮,也可能影響他們的自尊和信心。

楊聰財強調,這種經歷可能會加重其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憂鬱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長期來看,這些負面的情緒和經歷可能會影響他們的社交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進而對其整體生活質量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對於李男的狀況或其他身心障礙個案,社會上的理解和支持顯得尤為重要,以避免這類負面事件對其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楊聰財也以個人見解說,民眾看到疑似抖腳、跨坐博愛座的狀況一般也是會不太高興、不太能接受。建議個案的親友應該陪同他進出公共場所,注意個案的情緒和言行舉止,不要出現會令人反感的狀況畫面出現,比較不會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最後,楊聰財針對「與這類患者相處時,該如何幫助他們才不會引起情緒失控」,做出6點建議如下:

  1. 尊重他們的個人空間和喜好:許多這類患者對於個人空間和固定的日常活動有較高的需求。尊重他們的需要,不要強迫他們參與他們不喜歡的活動或打擾他們的個人空間。
  2. 使用明確且直接的語言: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具有多重含義的語言,以免引起誤解或困擾。使用簡單、直接且清晰的語言交流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回應。
  3. 建立結構和預測性:這類患者通常喜歡結構化和可預測的環境。提前告知任何改變或活動,並盡量保持日常活動的一致性和規律性。
  4. 避免刺激和過度的感官刺激:對於一些患者來說,感官刺激可能會引起情緒過度反應或不適。注意周圍的環境,減少可能引起不適的刺激,如強烈的光線、噪音或特定的氣味。
  5. 積極聆聽和理解:傾聽他們的需求和感受,並試著理解他們的獨特視角和方式。表達出對他們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幫助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6. 學習他們的喜好和興趣:了解他們的興趣和喜好,可以幫助你找到與他們建立聯繫的共同話題或活動。這不僅可以增進互動的機會,還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和情感連結。

楊聰財說,提供的6點是一些基本的建議,但每個患者的需求和喜好可能不同。重要的是,與他們建立信任和尊重的關係,並持續學習如何更好地支持他們的日常生活和情緒健康。

閱讀原文

看更多 記者爆料網 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