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語媒體:電動汽車才是開始?

(德國之聲中文網)《世界報》題為”電動汽車才是開始-這些市場可能接下來被中國席卷”的文章寫道:”周四就開始了。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將征收最高38.1%的懲罰性關稅。…北京和布魯塞爾還在談判,但事實上,爭端接下來可能還會擴大。”

“因為背後的根本問題,也牽扯到其它的產品和行業。中國目前正試圖盡一切手段大舉增加出口。中國不是要以此摧毀這裡的工業,即便這會是最後的結果。”

“這背後是中國國內一場很深的經濟危機。”

文章寫道:”中國過去數十年的經濟繁榮一方面建立在國家對基礎設施的巨額投資上,另一方面是看似永無止境的房地產發展。中國人時常不只買一套房子,而是兩三四套。過去,他們可以確定房價很短時間內就會上漲,可以以高額利潤賣出。”

然而如今,房地產價格已連續34個月下降。瑞士寶勝集團首席經濟師科爾(David Kohl)向《世界報》表示,盡管政府推出各種救助措施,但房價仍繼續下行。”越下行,普通家庭的負債就越沉重。”

文章寫道:”如今,這已相當於可支配收入的約150%。即便美國房地產危機前也沒有這麼高的比例。”

“百萬千萬的中國人由此陷入越來越大的財政困境,私人消費的增長也就越來越緩慢。”

個人消費難以推動經濟增長,因此增長要靠工業生產。《世界報》引述德國商業銀行經濟師Tommy Wu分析說:”的確,過去一些年,對工業的信貸發放大幅上升,估計主要是用於擴大產能。”2012-2020年間,這些企業的貸款每年增長僅5-10%–與經濟增速相仿,而那之後則以每年25-35%的速度攀升。

產能可能也相應的增長。Tommy Wu指出,汽車、電機、醫藥、化工行業的數據都顯示出產能過剩。

文章寫道:”Tommy Wu表示,總體而言,許多跡象表明,中國的確在許多工業領域存在顯著的結構性產能過剩。他估計,這一問題還將繼續存在並加劇。”

他向《世界報》表示:”美國和歐盟預計可能會繼續以貿易限制措施作為反應,而這將帶來中國的反制措施。後果是,世界貿易可能會繼續走向區域化的趨勢,相應帶來效率的損失以及許多商品的價格上漲。”

中俄科技產品隱患

《圖片報》題為”這些產品都有中國和俄羅斯的蹤跡”一文,就俄羅斯和中國的科技產品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采訪專家。

文章寫道:”行業協會Bitkom警告說,網絡攻擊增加-不但來自俄羅斯,也來自中國。”

“無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公司都並非就自動是間諜活動的工具。但是,Bitkom一名發言人向《圖片報》表示:’目前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應當仔細考慮,是否使用俄羅斯的科技和產品。'”

文章寫道,除了卡巴斯基反病毒軟件這個例外,對歐洲的終端客戶來說,幾乎沒有其它來自俄羅斯的相關制造商了。但來自中國的產品情況不同:無論是智能手機、智能手表、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家居、吸塵器機器人、手機應用程序還是汽車:這些領域,中國企業都具有領先地位。

文章列舉小米在智能手機領域填補了華為的空缺,聯想在筆記本電腦領域遙遙領先。吸塵器機器人基本都掌握在中國制造商手中。監控攝像頭產業也類似,無論是家用還是專業,在世界各地都在使用,也包括德國以及這裡的警察局。軟件以及手機應用程序領域、騰訊參與游戲類、TikTok更不用多言。

文章寫道:”專家的結論是:必須假設,每一家科技企業如果達到一定的規模,都與權力機器、估計也包括軍方有所牽連。但是:如果在歐洲大舉’關停’,那麼,我們生活的一大部分估計也就不復存在了。”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