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觀察:仇恨言論會危及中共政權嗎?
(德國之聲中文網)6月10日,三名美國公民和一名非公民的美國居民在中國吉林市被陌生人襲擊砍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之為偶發事件。6月24日,一輛日本人學校的校車上的兒童也面臨被陌生人砍殺的危險,阻止行凶的校車引導員胡友平女士連中數刀,隨後身亡;一位接孩子的母親和她的幼子也被砍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稱之為偶發事件。
中國官方大概不會公布這兩起被其定義”偶發事件”的悲劇中行凶者的罪犯動機。而輿論普遍反映,針對陌生外國人的凶殺大有可能是一種極端民族主義犯罪行為。
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樣,如果說兩起犯罪是偶發事件,事件發生前後遍布於中文互聯網上的仇恨言論卻是常態。悲劇的發生不僅沒有讓這些言論稍安勿躁,反而令其愈演愈烈,有人質疑胡友平女士是”日本特務”,叫嚷”抗日鋤奸”,鼓噪成立”當代義和團”,宣稱”最好全日本沉島,早日種族滅絕”。以至於網易、騰訊、抖音、微博、百度等中國社交媒體平台紛紛表態整治,《人民日報》也發表評論指,不會接受個別人士炒作”仇外情緒”、發表仇恨言論的行為,稱此為中國主流社會不能接受的。
有人質問,在對資訊進行嚴密監控、對輿論進行細致引導的中國”牆內”,網民的仇外情緒和仇恨言論是從哪裡來的?不能接受這些言行的”中國主流社會”藏在哪裡,怎麼跟人們感覺到的不一樣?
家屬希望”盡早回歸平靜的生活”
在”蘇州校車事件”中,和往常一樣,當地的官媒報道中除了宣傳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組織全力搶救”、”表達深切慰問”之外,還重點強調了”家屬情緒穩定”。據《蘇州日報》報道,6月28日,胡友平女士家屬和該報記者取得聯系,感謝各界關心慰問,同時表示”不接受捐款捐物,也希望不再被打擾,只願逝者安息,家人們能盡早回歸平靜的生活”。
熟悉中國重大事件輿情控制的人們都知道,受害者家屬幾乎不可能獨立對外發聲,更不可能譴責政府操控的極端民族主義及其可能導致的仇殺;”盡早回歸平靜的生活”不大可能是悲痛中的家屬的心聲,而是類似事件中政府慣用的阻止媒體采訪的拙劣借口。
尤其讓人疑惑的是,官媒報道還通過家屬的口表示:”如果有愛心人士想要為傳遞正能量捐款捐物,建議他們可以捐給各地的見義勇為基金會。”經歷過””四川地震和其他災難的人們都知道,被政府嚴格控制、腐敗現象層出不窮的各種基金會,總是能夠 “多難興邦”–中飽私囊。據報道,悲劇發生之後,在蘇州的日本人自願發起對胡友平的募捐,募捐人民幣超過萬元。這是否意味著這筆錢都要被這些政府控制的基金會”笑納”?
中國所有民族主義都屬於”官方民族主義”
跟理直氣壯地阻止或者搶走民間捐款一樣,官方也游刃有余地操控著極端民族主義情緒。有很多人認為官方對仇外情緒和仇恨言論的打擊是出於恐懼,擔心其培育出來的仇恨力量反噬己身。畢竟,要說勾結境外勢力、出賣國家利益,靠蘇聯盧布”煽動顛覆國家政權”、在中國境內建立蘇維埃政權、隨後又與俄國簽訂秘密”割讓”領土協議的中共,不大可能還有個人或者組織能夠超越。但事實上,中國幾乎所有的民族主義都屬於”官方民族主義”(official nationalism),也就是說,官方完全掌握對民族想象的詮釋權,通過自上而下的同化工程,扭曲歷史文化,正當化專制統治,控制民眾思想,消解正義價值觀。
官方對過激言論的暫時打壓,引發曾經對其言聽計從的網民的不滿。他們質疑日本外務省介入,稱各平台此舉”說明外務省經費到位了”,”看得出來日本對我國的滲透有多深”,”抗日有罪?這還是在中國嗎?”官員們會擔心這些愛國網民揭竿而起嗎?會提醒自己的家人小心被襲擊嗎?當然不會。站在官方的立場看,這不過是在積聚能量,供下一次開閘時使用。
作者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200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