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歐美駐華大使:同中國民間交流為什麼這麼難?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盟駐中國大使庹堯誨(Jorge Toledo)上周日(7月7日)在北京參加了“世界和平論壇”。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庹堯誨在活動上發表講話時表示,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之後,歐盟與中國之間的人際交往不僅一直未能完全恢復,而且距離之前的水平還“很遙遠”。

“我們曾認為,新冠防疫限制結束之後,可以不受阻礙地同中國高校的教授、學生以及智庫學者面對面接觸。”這位歐盟大使說,但實際情況正相反,“我們無法這樣作,因為同我們接觸的所有人都需要得到批准,有時候得不到批准。”

庹堯誨認為,北京的做法讓歐盟加深與中國的交流互動變得“非常困難”。他指出歐中關系曾經“更加緊密”,但目前“處於一個困難時刻”,“我不認為關系有所改善”。他還補充說,中國在與烏克蘭戰爭相關問題上的舉動損害了中國在歐洲的形象。

伯恩斯:“不可能”的交流

歐盟大使的這番講話也印證了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不久前的一次表述。伯恩斯稱,美中之間的某些人際交流已經“不再可能”。

伯恩斯上月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批評北京阻撓美中間在文化和教育領域的人際交流,例如中國公民參加美國在華舉辦的活動,會受到當局的盤查和恐嚇。他說,自去年11月以來,已有61場美國駐華使館主辦的公開活動受到這樣的干預。

伯恩斯還說,中國審查部門加強了對美國大使館社交媒體帖子的限制,並煽動反美情緒。他說即便是相對無害的貼文也會被屏蔽或刪除。

北京:責任在美方

對伯恩斯的上述發言,中國政府隨後做出回應。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6月2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答相關提問時表示,美國大使的“有關言論不符合事實”。毛寧說:“事實上,干擾阻礙兩國人文交流的不是中方,而是美方。美國以‘國家安全’為借口,無端滋擾盤查遣返中國赴美留學生,給當事人造成極大傷害,制造了嚴重的寒蟬效應。”

自2021年以來,少數中國留美學生在入境美國時遭到特別檢查、甚至被拒絕入境。中國教育部、駐美使領館等官方機構都曾就此發出過”安全風險提示”,並向華盛頓提出抗議。據彭博社報道,從去年11月至今年5月,至少20名持有效簽證的中國學生在美國海關被遣返。

特朗普在任期間,美國對有軍方背景或曾就讀於被認為屬於國防軍工系統高校的中國學生的簽證審核變得十分嚴苛,大部分限制保留至今。德國之聲曾報道,2021年8月,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啟動專項行動,加強對中國赴美留學的敏感理工專業學生的檢查力度。

美國駐中國大使伯恩斯今年5月在X平台上發文稱,99.9%的中國學生入境美國沒有遇到任何問題。但他強調:“你必須在簽證申請時說實話,如果你不這樣做,就會被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日前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美國邊檢被拘禁或拒絕入境的中國學生比例不足0.1%。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去年向中國公民發放了約10.5萬份新的學生簽證,創下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高紀錄。

(綜合報道)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有興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