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雲林文化藝術獎頒獎典禮11月2日登場  7位貢獻獎彰顯雲林豐沛文化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今(114)年雲林文化藝術獎邁入第二十一屆,包含貢獻獎、文學獎、表演藝術獎、美術獎等四大類,共評選出99位得獎人,得獎名單已於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網站公布。為表揚本屆得獎人之傑出表現,11月2日下午1時30分於雲林表演廳舉辦隆重頒獎典禮,縣長張麗善、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邀請你共襄盛舉,見證雲林的豐沛文化內涵。

縣長張麗善表示,第二十一屆雲林文化藝術獎頒獎典禮即將在11月2日下午1點半隆重登場,其中涵蓋有文學類、美術類、表演藝術類等鄧,透過全國性的評審評選出最優良的人才92位;更有被譽為藝文界的奧斯卡獎,讓我們引以為傲、非常尊重的貢獻獎則有7位。

張縣長說,貢獻獎得獎人已於近日揭曉,此獎項被譽為雲林縣藝文界最高殊榮,表揚藝文領域中具有卓越成就及貢獻者,本次由新興閣掌中劇團鍾任樑團長、霹靂國際多媒體戲劇黃逢時顧問、北港樂團團長陳哲正老師、旭陽民俗車鼓劇團團長吳現山老師、台灣文學創作者曾美滿老師、雲林「白鶴獅陣」保存者黃厚銘老師以及傳統木作工藝劉鴻林司阜等7位獲得,他們傳承文化向下扎根,甚至發揚光大,豐厚精湛的作品讓學子及鄉親們,見證他們在文化的巨大貢獻與卓越表現。

文觀處處長陳璧君指出,本次貢獻獎得主7人來自不同的文化領域,顯示雲林本地的文化內涵豐富多元,雲林擁有諸多文化創作者的無私貢獻才得以讓這片土地文化持續發展茁壯,值得肯定嘉許。本屆文化藝術獎於11月2日下午假斗六文化觀光處表演廳舉行,除了上述貢獻獎以外,也會針對文學獎、表演藝術獎以及美術獎等92位獲獎者、43位邀請展老師以及本處績優志工頒發獎狀與感謝狀,表揚得獎者在文化領域的努力。歡迎各位藝文愛好者當日共襄盛舉!

鍾任樑老師為新興閣掌中劇團團長,長年投入布袋戲表演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兼具演師、導演與劇本創作等多重身分。擅長傳統掌中戲演出技藝,包含操偶、口白、唱唸及武場操作,對戲偶製作與戲台設計亦有深入研究。鍾老師不僅延續家族劇團的經典風格,更積極投入現代劇場與校園推廣,致力於讓更多年輕世代接觸與認識掌中戲之美。

黃逢時老師不僅擔任本縣縣府首席顧問,亦曾歷任霹靂國際多媒體戲劇顧問,協助霹靂布袋戲製作與劇情發展,在地方文化與政策推廣上扮演要角。曾擔任「史艷文」布袋戲劇情的編劇,參與塑造這位經典角色的故事敘述。此外,他在早期黃俊雄的電視布袋戲中不僅擔任編劇,也曾擔任監製角色,隨後成為霹靂布袋戲戲劇總顧問。黃老師亦多次參與雲林布袋戲節、國際偶戲藝術獎等活動,深受讚揚與肯定。

音樂家陳哲正擔任北港樂團團長、北港愛樂協會理事長。陳哲正老師自維也納返鄉,接任樂團團長職務,繼承其父陳家湖老師推動音樂的志業,先後組成「北港愛樂協會」、「北港青少年管樂團」,積極推動北港樂團音樂創作及展演,投入音樂向下扎根的工作,對在地表演藝術的深耕與推展,極具貢獻。

吳現山先生,現為旭陽民俗車鼓劇團團長,承襲「民俗藝術終身成就獎」吳天羅說唱大師衣缽,致力傳承月琴說唱技藝及全台演出「車鼓陣」。早期車鼓陣在閩南一帶,是遊藝性的雜技,因故事表演性非常強烈,歌舞成分濃厚,帶有滑稽嘲弄的趣味,並能結合當地的音樂與演出形式,故漸漸發展為民間娛樂小戲。這樣具有藝術價值的說唱戲曲,其中蘊藏了大量早期台灣農業社會時的生活景況及文化,而此項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已漸趨沒落。吳團長推廣民俗藝術獲地方表揚,更獲文化部認定為傑出人才。

本土文學創作者曾美滿,筆名阿蠻,國立中正大學台文所畢業。作品曾獲台灣文學獎台語新詩創作金典獎,台文戰線文學獎台語詩頭獎,雲林文化藝術獎新詩首獎,小說首獎及報導文學獎,台中文學獎台語詩第一名,桃城文學獎台語現代詩第一名及華語詩獎。教育部閩客文學獎教師組台語現代詩獎,台南文學獎台語現代詩獎,打狗鳳邑文學獎台語現代詩獎等。首本華語詩集《月光女孩》入選「雲林縣作家作品集」。2024年出版台語詩集《你佇風中行來》獲國藝會創作、出版獎助。2025年賴總統國際書展將詩集納入推薦書單,更於2月世界母語日公開朗讀推薦。

黃厚銘大師是北港白鶴獅陣團長,自幼師承自父親黃清塗的白鶴獅製作技術,且其製作經驗已有40多年,2023年曾被登錄為雲林縣文化資產「白鶴獅製作技術保存與保存者」。黃大師能充分掌握與體現白鶴獅製作與修復技術。同時,他也積極配合參與雲林縣內之獅頭製作教育推廣活動,並已傳授六位以上弟子,具備傳習白鶴獅製作保存技術之溝通及輔導能力。除了每年參與國定民俗「北港迎媽祖」文化慶典之外,也獲邀參與公私部門相關節慶活動、開幕表演等,建立多元夥伴關係,社會公益回饋,更積極朝向教育推廣永續傳承。傳統工法費時費工,也是製作白鶴獅的精神所在,北港老塗獅白鶴獅陣成員團結且向心力強,主要由黃厚銘帶領學員投入白鶴獅的製作,擔負傳承任務。

劉鴻林司阜係文化部認證的大木作、小木作傳統修復匠師,精通日式與漢式大木技藝,具備施作、繪圖、落篙、指揮與工班協調能力。曾主持笨南港天后宮、三條崙海清宮等大木構造建築,並打造日本橫濱關帝廟等代表作品,展現匠心於國際舞台,對地方文化保存貢獻良多。

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雲林文化藝術獎頒獎典禮11月2日登場  7位貢獻獎彰顯雲林豐沛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