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語媒體:中俄軍演 演給誰看?

(德國之聲中文網)“仿佛世界上的沖突地區還不夠多,俄羅斯和中國於星期三在南中國海開始了聯合軍演。代號為海上聯合-2024的演習在中國廣東省西南部的湛江某軍港舉行。” 《南德意志報》本周三(7月17日)發表的一篇評論開頭這樣寫道。

該報駐曼谷記者Von David Pfeifer接著之處:“問題是,誰會感到受到威脅。畢竟,演習在一個過去兩年來成為多個大國之間緊張局勢中心的地區進行。”

中國與多個鄰國就南中國海島嶼的主權歸屬存在重大爭議,北京幾乎對整個南中國海的島礁提有主權訴求。文章寫道:“周三,北京和莫斯科均未透露演習的具體地點。但演習可能會進入有爭議的南沙群島第二托馬斯淺灘(中國稱為仁愛礁)附近海域。1999年菲律賓軍方曾在此擱淺一艘舊軍艦馬德雷山脈號(Sierra Madre),以強調其領土主張。該地區距離中國海岸約 1300 公裡。”

標題為《俄羅斯和中國展開威脅性海軍演習》(Russland und China starten bedrohliches Seemanöver)的章接著寫道:“這次演習可以被視為莫斯科和北京向多個方向同時發出的威脅。2022年,普京訪問北京時中俄兩國就宣布了無上限的伙伴關系,僅僅幾天後,普京便將軍隊派往烏克蘭。北京並未譴責俄羅斯的侵略戰爭,還成為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的全球最大買家,以此支持莫斯科,西方國家已經不再購買俄羅斯的這些資源。”

作者接著提到台海危機:“台北完全有理由感到擔憂。上周在華盛頓召開的北約峰會期間,北京派出軍機在台灣周邊活動。“ 文章認為,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也存在變數,若是特朗普11月當選總統,美國對台政策還是未知:”特朗普本周二(7月16日)接受彭博社專訪時表示,台灣未來應該為美國體統的防務擔保支付費用,部分原因是台灣搶走了美國的半導體業務,他說’如果我是他們,我不會感到那麼安全。’”

“中國游”走熱仍需時間

慕尼黑出版的《焦點雜志》本周三(7月17日)發表的一篇文章則關注到中國希望重振旅游業的努力。文章寫道:“疫情期間,許多國際往來一度中斷。西方對中國處理維吾爾族人問題、香港民主運動以及在俄烏戰爭中對莫斯科支持的批評,都給中國的形象帶來影響。盡管付出巨大努力,但要重新喚起世界前往中國旅行的興趣,仍需要時間,以及進一步的措施。”

生活中的處處數字化支付也是一個挑戰。作者寫道:“幾乎所有的事務,從交通票據到餐館賬單,都是通過與微信和支付寶等本地支付系統相連的二維碼支付的。對於沒有中國銀行卡的游客來說,這可不太方便。”

標題為《形象受損的中國正努力吸引外國游客》(Das Land mit dem schlechten Image kämpft um ausländische Besucher)的文章之處,自 2023 年初起,中國向游客重新開放邊境。然而游客數量尚未達到疫情之前的水平:“2019 年,中國接待了約4910 萬外國游客,國際旅游收入達到 1313 億美元的收入。然而 2024 年上半年,游客人數僅有有 1460 萬。專家們希望,隨著全球旅游熱情復蘇,航司不斷增加航班的背景下,2024 年會有更多游客前往中國。”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