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綜合

「113年度原住民族攝影展複眼觀 部落顯影」 培力計畫結果出爐

生活中心/花蓮報導

評鑑後學員大合照。圖/陳政罡攝影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以下簡稱原文會)於7月21日揭曉「113年度原住民族攝影展複眼觀:部落顯影」 培力計畫學員作品評鑑暨甄選結果。由五位評審:策展人劉曉蕙,三位導師田名璋、金成財、黃錦城,以及原文會文化行銷部副理曾瓊慧,經過熱烈且仔細的討論後,從12位參與年度培力計畫的優秀學員中,選出6位將參與9月份展覽的學員。

學員展覽佈置現場。圖/陳政罡攝影

去年9月,原文會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第24棟美感基地舉辦了「原住民族攝影展複眼觀:消失與定格的肖像」,邀請8位攝影者包括文史工作者、天主教神父、原住民族攝影師、藝術家展出原住民族相關攝影作品,從歷史文件到藝術創作、靜態攝影到動態紀錄片等。策展團隊爬梳臺灣原住民族攝影歷史的脈絡,從「人類學」角度的攝影出發,揭露臺灣早期原住民族做為「被凝視者」被紀錄,到日治時期當局政府為治理、研究、觀光產業宣傳,以「獵奇」角度的繪葉書「觀賞」原住民族文化與生活百態,進而到當代原住民族創作者如何以他們的角度出發,探詢身在當代社會中文化變遷所面臨的種種議題,以平面攝影、影像紀錄、空間裝置等形式呈現在眾人眼前,並獲得廣大迴響。

今年,策展團隊延續去年的脈絡,將立場做出實踐性的內在反轉,選擇更深入實地探查當代社會中原住民族攝影發展情形的「培力計畫」作為策展架構。培力計畫於4月公開徵集12位學員(其中8位為原住民族身分,4位則不限),並在7月的學員攝影作品評鑑後,甄選出6位學員的作品參展。今年度攝影展覽培力計畫的目的是將攝影的目光還給學員自身,使他們以相機的機械之眼帶領我們看見他們眼中所體驗的文化與部落生活。策展團隊邀請三位專業攝影導師為培力學員攝影計畫進行方向做出有建設性的引導,包含東華大學藝設系教授田名璋老師、原住民攝影家金成財老師以及藝術家黃錦成老師。

學員展覽佈置現場。圖/陳政罡攝影

培力計畫從4月開始就安排了內容豐富的三日工作坊,邀請八零年代以紀實攝影紀錄八尺門部落文化與生活真貌的攝影家關曉榮,與長期以攝影方式紀錄新舊好茶部落遷移和文化變遷的攝影家王有邦前來演講,使學員們對於臺灣近代原住民族攝影發展有了進一步的認知。除此以外,5、6月安排的「部落訪視」以及「每月導生會議」活動,也讓學員們能夠實地探查拍攝計畫的地點,藉以更深入了解每位學員提出的攝影計畫如何執行並真切地理解到每位學員拍攝主題的方向,並透過「每月導生會議」的安排,與導師們做討論並獲得實質上的建議與指引。

7月20、21日兩天,12位學員迎來攝影作品評鑑階段,在布置展覽當天學員們都如火如荼將自己歷經3個月培力的結果,並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第24棟美感基地進行最終評鑑,最終經5位評審審慎地斟酌與討論後,選出6位學員參與9月的展覽。甄選出的6位學員及其作品主題分別為:白誠實(秀林鄉富世部落礦區讓原住民土地變遷議題)、陳正(都市原住民族母子之間互動關聯)、陳宇弘(隱身都市中的原住民族在城市背景中的生活樣態)、趙文瑄(臺北街頭佩戴原住民族相關圖騰飾物、衣裝路人)、邱子菲(臺東各地區的原住民族生活痕跡地景狀態)以及徐智文(在溪水中的迴游行為連結家與原民文化根系)。

學員展覽佈置現場。圖/陳政罡攝影

「113年度原住民族攝影展『複眼觀:部落顯影』培力計畫」展覽將於9月14日(週六)下午2點舉辦開幕活動。屆時除了有原住民族行為藝術表演者父親-Adaw Palaf Langasan(阿道.巴辣夫.冉而山)與女兒-Kating Adaw Langasan(蔻兒亭.阿道.冉而山)的演出外,也將舉辦開幕講座與後續的相關活動,歡迎大家親臨現場觀賞並一窺學員們從培力計畫中的精采成果。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原住民族攝影展『複眼觀:部落顯影』培力計畫

展覽地點: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第24棟美感基地 (花蓮縣花蓮市中華路144號)

展覽期間:113年9月14日(周六)至12月8日(週日)

購票需知:免費入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