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兩岸和平共處 對各方都最有利
(德國之聲中文網)《商報》發表評論稱,長期以來,為了維持同中國的經貿關系,德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一直顯得謹小慎微,尤其在疫情發生前的四分之一個世紀中,德國企業更是對台灣的前景漠不關心。這篇題為《兩岸和平共處 對各方都有利》的評論寫道:
“直至看到中國不斷秀肌肉,而俄羅斯更是悍然發動了侵烏戰爭之後,德國人才開始反思,而人們對中國的疑慮以及對台灣問題的關切也隨之與日俱增。2022年,德國經濟部國務秘書布蘭特內爾Franziska Brantner 到訪台灣,這也是疫情發生後,德國政府高層首度訪台。2023年,本屆德國政府終於做到了此前施羅德和默克爾總理任內二十多年不曾做到的事情:史塔克瓦青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成為時隔多年後,首位訪問台灣的德國部長級官員。
台北也看懂了來自柏林的信號:盡管德國仍然算不上是台灣勇敢的支持者,但聯合執政協定以及聯邦政府的中國戰略中畢竟都提到了台灣,這一事實本身就足以說明:一旦中國在台海采取軍事升級行動,柏林很有可能也會有所回應。這無疑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在軍事支持方面,台灣寄希望於美國,而在道義支持方面,多年以來,台灣則一直寄希望於歐盟內的東歐成員國。”
這篇客座評論指出,德國政府應當拿出勇氣,挺直腰桿,而不應繼續謹小慎微,因為一旦台海發生戰爭,對世界經濟和德國造成的損失,是此前的全球疫情或金融危機都無法同日而語的。而只有在台灣問題上對北京毫不含糊地表明態度,才能對中國產生足夠的威懾效應。
“在習近平的統治下,現在人們已經無法相信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的任何承諾和保證。看過香港和新疆現狀之後,台灣人已經知道自己可能將會面臨怎樣的命運:為所欲為的打壓,再教育營,人間消失。無論是對台灣的現狀,還是對台灣的民眾而言,這都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從保護台灣的角度而言,似乎只有一條值得爭取、也較為現實的道路:那就是美國和世界上所有民主政體要讓中國信服,兩岸保持現狀、和平共處,對各方都是最佳的選項。”
在東京“2+2”安全會談發表的聯合公報中,日美宣布將加強兩國間的軍事合作,並升級現有指揮系統,以便能在第一時間應對突發事件。 《新蘇黎世報》報道稱:
“日美盟友加強軍事合作的背景是,他們都共同意識到了來自中國的威脅。四位部長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稱,北京不斷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對其他國家、企業以及公民社會施加壓力,“北京的行為令人有理由感到擔憂,並對印太以及其他地區構成了最大的挑戰。”
為了防御來自中國的威脅,日美兩個盟國希望擴大在日本西南諸島的聯合軍事存在。這是一條從九州本島南端綿延 1200 公裡的島鏈,幾乎一直延伸至台灣。一旦台海發生沖突,這些島嶼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迄今為止,沖繩島以西的防御卻相當薄弱。”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