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足球金牌「重中之重」 為何女足金牌更珍貴
圖說:巴黎奧運女足四強賽中美國史密絲(左前)在延長賽攻入絕殺球。(取自USA文宣網)
(「笑傲足球部落報」FB發行人龔義三及社長何長發與「樂聯網」連結,在此「龍來共發」分享國內外足球評論:)
搶奪2024巴黎奧運會男女足金牌的決戰雙強出爐,男足將由東道主法國與西班牙國奧隊爭霸,女足則新科世界冠軍西班牙遭巴西擊敗,將由巴西向美國挑戰女足金牌。每次奧運會都是足球比賽先開打,為什麼奧運男足受關注度並不高,而奧運女足被關注度反而很高,並且金牌更珍貴,怎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奧運男足和奧運女足在各自領域的世界分量不同所造成的現實。
男足運動以世界盃為尊,奧運男足只是U23歲以下國奧隊參加的比賽,外加3名超齡球員,但很多國家的男足將奧運會視為年輕球員鍛煉舞臺,比如日本國奧,2024巴黎奧運會,日本沒有派出超齡球員,像亞洲身價最高的日本年輕球星久保健英都沒來,久保健英23歲還是適齡球員。
奧運女足則完全與奧運男足不一樣,女足是以奧運會為尊的,奧運金牌的分量在意義上甚至大於世界盃冠軍。主要原因是奧運女足不同於奧運男足,奧運女足完全不受年齡限制,所有國家都可以選派最強的國家隊員參賽。正因如此,所有奧運女足的比賽往往比女足世界盃更加精彩。
男足國家隊奪得一次世界盃冠軍就是隊徽加上一顆星,如今有五星巴西,四星義大利、德國和烏拉圭,三星阿根廷。其中必須特別解釋一下,烏拉圭只獲得兩次世界盃冠軍,但他們為什麼也有「四星」?這是因為在1930年世界盃創辦之前,男足也以奧運會奪得金牌為尊,而烏拉圭是世界盃之前的兩屆奧運會男足冠軍,因此國際足總給他們算四星烏拉圭。
自從世界盃足球賽創辦之後,奧運男足前期就淪為業餘球員的比賽(歐美職業球員不得參加),而後期全面變為U23以下年輕球員練兵的舞臺,個別國奧隊為了金牌也會派出3位有實力的超齡球員出戰,但實力分量遠不及世界盃。
尤其是主導全球足球運動的FIFA國際足總,在規畫「FIFA國際比賽日」上並不把屬於U23的奧運會男足列入對象,因此,各國徵召的原屬職業俱樂部好手,所屬俱樂部有權力拒絕放球員歸國參加奧運會比賽。
而這一點在奧運女足就是實打實的FIFA國際A級國家隊之間的比賽,更由於奧運女足賽期受限在16天左右的奧運會期內必須落幕,直接壓縮了奧運女足只限12強角逐,遠不及擴增為32強會內賽的女足世界盃,就這點,使奧運女足金牌的珍貴性似乎看來要高於女足世界盃冠軍。(男足世界盃改48強會內賽,而奧運男足限16強)
相較於1996年才加入的奧運女足競賽,已列入逾百年奧運賽史的奧運男足,由於早期的奧運會,拒絕「職業化」,導致像世界球王比利、馬拉度納等頂級的職業足球巨星也無法參加奧運會。
對於比利、馬拉度納、碧根鮑華、普拉提尼等等的世界超級足球天王,畢竟他們的「主戰場」是水準更高的世界盃大舞台。早期,倒是部分東歐球隊變相以「專業隊」的名義避開早期「職業化」的限制,在奧運會足球賽一度風生水起。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體育市場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於是,奧會和國際足總在某些方面各退一步。該階段參加奧運會足球賽的國奧隊,以U23的形式組隊,當然,還可以徵召3個超齡球員。
從90年代中期到21世紀初,各足球強國對於奧運會足球賽的重視程度,有所上升。比如說巴西的球星羅納度,羅納迪諾,義大利的皮爾洛,阿根廷的梅西、里克爾梅、迪馬利亞,還有巴西的內馬爾等頂級巨星,也曾參加過奧運會。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阿根廷隊,也算是全明星陣容了。
眼看各大足球強國對於奧運會足球賽的重視程度急劇上升,然而,上升還是會遇到天花板。尤其是當今足壇的大牌球員集中在少數幾家足球豪門,他們一年要參加好幾十場的職業賽事,除各國的聯賽盃賽外,還有球季內的歐洲俱樂部大賽,加上各自國家隊的比賽。這些職業球員在體能方面,早就力不從心。
尤其是碰上今年這樣的歐洲國家錦標賽、美洲國家盃、非洲盃、亞洲盃等大賽年,球員更加分身乏術。U23國奧隊如果繼續徵召超負荷狀態下的大牌球員參賽,讓好球員都難以承受,也容易受傷影響正規聯賽的出賽,因此,球員的東家俱樂部也不可能同意放人。在這樣種種的情況下,各大足球強國即使想重視奧運會足球賽,也被迫現實的受限下,只好盡量派出最好的陣容出賽。
巴黎奧運會,男足決賽權之爭,法國3比1擊退埃及,西班牙2比1力擒摩洛哥;而女足四強準決賽,美國女足經延長賽以1比0拿下德國,巴西則驚爆以4比2擊敗新科世界冠軍西班牙女足。
台北時間8月10日零點將決勝出本屆男足金牌,而同日晚上11點則由女足金牌戰壓軸登場。總結,在本屆奧運會32大項全部三百多面金牌當中,誰都不會否認世界主流運動足球的金牌,往往是奧運會所有金牌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