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科技

AI時代的雙刃劍 Deepfake技術的潛在危害與預防策略

火報記者 陳銳/報導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速發展,Deepfake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進步。這種技術通過AI演算法合成虛假的影像或聲音,讓人們幾乎無法分辨出真偽。雖然Deepfake技術在娛樂和創意產業中具有一定的應用潛力,但其潛在的危害性也日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Deepfake技術有可能被利用來干預選舉、破壞社會穩定,甚至引發國際衝突。圖片來源:Copilot繪製

Deepfake技術的潛在危害

Deepfake技術最令人擔憂的危害之一是它可以被用來製作虛假資訊和影像,從而造成重大社會影響。例如,通過Deepfake技術,可以將政治人物的影像和聲音合成到一段偽造的視頻中,並傳播虛假的言論或行為,從而對公眾輿論產生誤導。這種技術有可能被利用來干預選舉、破壞社會穩定,甚至引發國際衝突。

此外,Deepfake技術還可能被用來製造虛假的證據,從而在法律案件中造成錯誤的判決。假設一段Deepfake視頻被用作法庭證據,而這段視頻看起來非常真實,那麼即使是專業的法醫技術人員也可能難以區分真假,這將對司法系統的公正性構成嚴重威脅。

更為嚴重的是,Deepfake技術還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來製作成人內容或勒索視頻。這種技術可以將無辜者的面孔拼接到不當的視頻中,然後用來勒索錢財或是進行網絡霸凌。這不僅對受害者的隱私權和名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也對網絡安全構成了嚴峻挑戰。

如何預防Deepfake技術的危害

為了防止落入詐騙陷阱,專家提出了以下六項建議,幫助公眾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輕易向他人透露個人資料,並且對於可疑的超連結和二維碼要保持警覺,避免進入不明網站或點擊不明鏈接,以防個人信息被盜取。

定期檢查帳戶活動:經常查看網上銀行帳戶,關注是否有異常的登入紀錄或未經授權的轉帳和消費記錄。這樣可以及早發現潛在的安全問題,並迅速採取措施,保護自己的財務安全。

加強密碼安全:定期更換網上銀行的密碼,並啟用雙重認證功能來增加安全性。務必確保密碼不被他人知悉,保護帳戶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

謹慎使用社交媒體和通訊軟件:在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平台上,避免過度分享個人的照片、影片和其他生物辨識資料。建議檢查並調整這些平台的隱私設置,以加強個人資料的保護。

核實來電者身份:即使來電者能夠提供你的部分個人資料或通過視像通話,仍應保持謹慎。建議通過其他可信的聯絡方式確認來電者或相關機構的身份真偽,避免陷入詐騙。

保持警覺,傳遞資訊:密切關注由私隱專員公署、警方或相關機構發布的防騙資訊,並主動向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分享這些重要信息,特別是幫助長者和年輕人增強防騙意識,減少被騙風險。

Deepfake技術作為AI時代的一把雙刃劍,既有可能帶來創新的應用場景,也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通過技術手段、法律規範、教育宣導和數據保護的多管齊下,我們可以在享受AI技術帶來便利的同時,有效預防其潛在的危害。面對這一技術挑戰,社會各界需要共同努力,確保科技發展不以犧牲社會穩定和個人權益為代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