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國擬利用關稅談判逼迫全球「脫鉤」中國?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稱,美國官員計劃利用與70多個國家的關稅談判,要求他們不再允許中國通過這些國家運輸貨物,並阻止中資企業在這些國家境內設立工廠以避開美國關稅。這些國家還將被要求不再吸納中國廉價工業產品。《華爾街日報》指出,此舉旨在迫使美國的貿易伙伴許諾孤立中國經濟,從而換取白宮降低貿易壁壘和關稅壁壘。

該報援引知情人士稱,美國官員已經在與部分國家的初步談判中提出了這一想法。特朗普本人也在4月15日暗示了這一策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西班牙語節目采訪時,他談到了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的決定,表示“會考慮迫使各國在美國和中國之間選邊站”。

延申閱讀:中國呼喚外資 德企還有多大信心?

《華爾街日報》在其獨家爆料中還稱,此策略的主要推手是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其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削弱中國的經濟,從而減少習近平手中的談判籌碼。由於各國與中國經濟的緊密程度並不相同,因此美國的具體要求可能因國家而異。

根據該報的說法,貝森特在4月6日的一次海湖莊園會議上向特朗普提出了這一建議。當時,中國剛剛出台了針對美國第一輪34%“對等關稅”的反制措施,華盛頓後續的報復關稅尚未出台。《華爾街日報》稱,利用關稅談判迫使美國的其他貿易伙伴做出讓步,可以阻止中國方面規避美國的關稅以及出口管制等措施。這一策略也是貝森特推行的孤立中國經濟、切斷美中經貿聯系戰略的一部分,近期在特朗普政府內部獲得了越來越多官員的支持。

貝森特近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台采訪時,甚至還提到了可能將中國股票從美國的證券交易所中摘牌。不過,他也提到美中之間仍有貿易談判的空間,但此類談判必須由特朗普和習近平共同參與。

學者高度質疑

知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則在他的個人博客上對貝森特迫使別國配合華盛頓孤立中國經濟的計劃表示了懷疑。他認為,這個所謂計劃很有可能只是貝森特在利用《華爾街日報》為自己的構想試探口風,很可能過幾天就會有其他政府官員披露截然相反的消息。而且,哪怕該計劃屬實,“除非外國政府相信你會遵守協議,否則你不可能與其他國家達成協議。特朗普已經摧毀了美國在這方面的信譽。”

克魯格曼認為,就算特朗普的承諾可信,歐洲國家也不太可能摧毀自己的供應鏈去配合美國的對華貿易戰。“短短幾個月前,其他發達國家還可能會因為共同的民主價值觀而傾向於站在我們美國這邊。但現在,我們卻變成了一個政府聲稱有權隨時綁架民眾並把他們送往外國勞改營的國家。誰又願意和這樣的政府結盟?誰又會相信這樣的政府會信守承諾?”

曾在拜登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中負責國際經濟事務的哈雷爾(Peter Harrell)也在喬治城大學法學院的一次活動中指出,中國正在把美國的“對等關稅”視作一次戰略機遇。不過,哈雷爾認為,中國對抗美國貿易政策的能力有限。“因為中國無法取代美國對大量發展中國家制造的商品產生足夠的需求。”

貝森特試圖拉攏各國反華

在特朗普4月9日宣布對大多數國家暫時下調“對等關稅”後,貝森特就在相關的貿易談判中發揮主導作用。目前暫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國家被美國要求配合孤立中國。《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一些國家顯然還沒有收到美國談判代表提出此類要求,但是“許多人預計特朗普政府遲早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貝森特在今年2月底就曾表示過希望美國貿易伙伴承諾配合一起反對中國。當時他說,在就芬太尼毒品問題的與墨西哥關稅談判中,墨方就提出了可以配合美國的對華關稅。貝森特稱該提議是“友好的姿態”,不過該提議並沒能在特朗普政府內獲得太多的支持。

(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