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限制關鍵戰略金屬銻出口 歐美料受衝擊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商務部週四(8月15日)發布公告,「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將對銻礦石、銻金屬和氧化銻等6項相關物項,以及金銻冶煉分離技術實施出口管制,自9月15日起生效。
公告稱,銻產品出口商必須申請「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許可證」,即表示出口的物品和技術具有潛在軍事和民用用途。
此舉也是北京作為全球主要供應商,限制關鍵礦物出口的最新措施。
銻為一種戰略金屬,多用於彈藥、紅外線飛彈、核武和夜視鏡等軍事用途,以及電池和光伏設備。中國在2023年的銻礦產量佔全球的48%,總量約4萬噸。
在供應緊張和需求成長的推動下,今年銻的價格飆升至歷史新高,特別是來自光伏產業的需求,該金屬可用於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24年統計,銻在美國的主要用途包括銻鉛、彈藥以及阻燃劑。調查稱,2019年至2022年美國銻金屬和相關氧化物的進口總量中,中國佔63%。報告也提及,中國過去幾年以來的銻礦產量大幅下降。
中國商務部表示,該舉措「並非針對任何特定國家或地區」。發言人稱,對銻及超硬材料相關物品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我們反對任何國家或地區利用中國管制物項從事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活動」。
《南華早報》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時殷弘的說法,他認為,北京此舉是為了防止任何中國公司試圖透過貿易,從全球軍事衝突中獲利。限制這些公司的壓力除了來自中國政府,還有西方。
時殷弘稱,「無論是國有還是私營(企業),經常隱瞞一些敏感活動,以任何方式幫助世界各地的軍事衝突交戰方」,而這類經濟活動可能會讓中國政府陷入「困難或尷尬」的境地。
在美中競爭的背景之下,美國近年來持續以國安為由,限制中國獲得先進半導體和其他技術。
中國退役空軍裝備專家傅前哨向《南華早報》表示,此舉顯然是為了讓美國更難生產戰爭武器,「目的很明確,透過限制出口,無疑會對全球主要軍火製造國,特別是美國造成衝擊」,並指中國此舉是為了反制美國對晶片和其他技術的制裁。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雷羅(Alicia-Garcia-Herrero)表示,這項限制是北京的「報復訊號」,欲表明不是只有美國可以對軍民兩用技術實施出口管制,中國也擁有可以武器化的軍事技術。
中國限出口為時勢所趨?
倫敦霍爾加藤公司(Hallgarten & Company)礦業策略師艾克萊斯頓(Christopher Ecclestone)認為北京此舉為「時勢所趨」。他表示,銻的軍事用途現在已反過來成為把控產業的關鍵,「每個人都需要它來製造軍備,所以最好保留,而不是出售它」。艾克萊斯頓也指,中方實施的限制將對美國和歐洲軍隊造成壓力。
今年4月.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由於戰爭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全球對武器彈藥的需求不斷增加,可能會導致銻礦石的管制和庫存收緊。
與此同時,美國和其他國家正在努力減輕對中國關鍵材料的依賴,為包括稀土在內的關鍵礦產產業制定政策和支持計畫。
總部位於加拿大的礦產公司「永久資源」(Perpetua Resources)已開始在美國國防部和美國進出口銀行的支持下,打造美國銻和黃金項目。初始計劃如果今年獲得最終許可,將於2028年開始生產。
永久資源執行長切理(Jon Cherry)向路透社表示:「(美國)國防部意識到銻的關鍵性質和供應短缺。我們從許多不同的來源聽到有關銻供應不足的消息,市場非常緊張。」
中國湖南省一家不具名的銻生產商回應,他們正在觀察中方這項新出口限制帶來的結果,但也透露:「我們認為,短期內(銻)價格應該會受到海外買家搶購潮的支持。」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雖然中國是最大的精煉銻供應國,但同時也是精礦的淨進口國,並且依賴來自泰國、緬甸和俄羅斯等國的礦石。顧問公司藍色計畫(Project Blue)聯合創始人貝德(Jack Bedder)指出,「精礦原料缺乏仍然是目前銻市場主要的一部分」。
中國的最新限制措施是繼去年以來推出的一連串類似限制措施之後推出的。
去年12月,中國禁止出口稀土高性能磁鐵製造技術,並收緊了部分石墨產品的出口,並對廣泛用於半導體產業的鎵和鍺產品實施了出口限制。
(路透社、美聯社、《南華早報》)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