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報記者 陳銳/報導
在數位化浪潮的推動下,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教育領域也不例外。然而,當南韓政府宣布即將全面引入人工智能教材並普及平板電腦時,原本應該充滿希望的教育革新卻在社會中掀起了一股強烈的反彈。許多家長憂心忡忡,擔心這些科技手段不僅無法提高教育質量,反而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這場關乎未來一代的大辯論,正迅速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
在現今的教學環境中,科技的滲透早已變得無處不在,平板電腦進入課堂更是屢見不鮮。然而,南韓政府最近的一項計劃卻掀起了廣泛的討論與爭議。政府不僅鼓勵各校廣泛使用平板電腦,更計劃將人工智能(AI)技術融入教學,試圖徹底變革傳統教育模式。
根據報導,南韓政府計劃自明年起分階段推行一項新政,將配備AI教材的平板電腦引入課堂,並預計在2028年實現全國普及。屆時,除了音樂、美術、體育和倫理等科目外,其他所有課程都將依賴AI輔助教學。政府期望,這些AI教材能夠根據學生個別的學習需求,自動分析並調整教學內容,從而為每一位學生量身打造最佳的學習體驗。同時,教師也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調整教學策略。
然而,這項計劃甫一公布,便在家長群體中引發了強烈的反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五萬名家長聯署請願,要求政府重新審視此計劃,並優先考慮學生的整體福祉。他們認為,過度依賴智能設備可能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在大腦發育、注意力維持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
其中,一位名叫李善妍(Lee Sun-youn)的家長表達了她的擔憂。她認為,現今的孩子已經深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影響,過度依賴這些設備,可能導致他們的注意力變得更加短暫,甚至削弱他們的思考與創造能力。李善妍更進一步指出,如果政府進一步推廣這些智能設備的使用,未來可能會給孩子們的學習和發展帶來更嚴重的影響。她強烈呼籲政府在推行這項計劃前,需充分考量其對下一代的潛在影響。
這場有關科技與教育的辯論,反映了在現代社會中,如何平衡技術創新與學生福祉之間的微妙關係。雖然南韓政府希望通過AI技術來提升教學效率,但社會各界的反應顯示,這一轉變並非如預期那般簡單。未來,政府與教育界必須更加謹慎地權衡各方需求,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的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