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歐洲軍工業依賴中國產硝化棉的困境

(德國之聲中文網)為了給烏克蘭在戰場上提供補給,同時也填補自身的彈藥庫存,歐盟原先的計劃是在2024年底之前,將北約最主要口徑尺寸的彈藥產量提高到每年150萬枚。如今歐盟距離自己的承諾還相差甚遠。

然而,歐洲缺乏的不僅僅是制造彈藥的產能,而且還缺乏生產必需的火藥。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承認:”我們目前真正缺少的,是火藥。”

火藥被用於推進劑,可以將炮彈發射到數十公裡以外。火炮的簡單爆炸裝置通常由三部分組成:鋼制外殼、炸藥和雷管。歐洲只有很少的幾家火藥制造商,包括在法國、比利時和瑞典設廠的Eurenco,以及由德國軍工企業萊茵金屬(Rheinmetall)持有多數股份的Nitrochemie,在德國和瑞士設有生產基地。

可以說,火藥生產是歐盟目前所面臨的主要瓶頸。歐盟內部市場事務專員布雷頓(Thierry Breton)指出:”制造火藥需要一種特定的棉花,而這種棉花主要來自中國。”

他說的這種棉花指的就是硝酸纖維素,俗稱硝化棉,它可以作為炸藥的原料,而中國的硝化棉產量在全球總量中佔比大約為70%。布雷頓補充道:”幾個月前,來自中國的硝化棉供貨恰恰停止了。”

面臨政治、經濟與道德上的考驗

萊茵金屬總裁帕佩爾格(Armin Papperger)今年4月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歐洲大約七成的硝化棉來自中國。這一供貨渠道存在出於政治原因而中斷的風險。”因此我們目前在盡可能多地采購,以填充我們的倉庫”,帕佩爾格當時透露,萊茵金屬已經囤積了足夠支撐未來三年的庫存。

在從中國進口硝化棉的問題上,歐盟也面臨道德上的困境。歐洲議會今年4月通過了一項法律,以阻止通過強迫勞動生產的商品進入歐盟市場。華盛頓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基金會的專家警告說,數十萬維吾爾人被迫在新疆的棉花工業工作。然而,歐盟從中國進口的硝化棉最終來自新疆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中國近90%的棉花都產自新疆。

歐盟內部市場事務專員布雷頓表示,科研人員目前已經找到了中國產硝化棉的替代品。能夠生產這種替代品的企業,未來將會得到補貼。專家們指出,在供應鏈轉型的過程中,需要對生產流程進行重組。而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生產硝化棉的技術門檻雖然並不高,但具有風險性,因此對安全措施要求高,導致歐盟自產的硝化棉成本遠高於來自中國的產品。

(法新社等)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