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語媒體:中國的非洲戰略正在發生變化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寫道,中國是否能兌現這些慷慨的諾言,其實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因為根本無法對相關項目進行客觀評估。這篇題為《中國改變了非洲戰略》的文章寫道:

“一些瘋狂的大型項目,以往都是由中國發展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大部分資金。現在中國已開始同這類項目保持距離,部分原因是中國自身經濟也陷入了危機。目前,中國顯然比非洲更急需資金,北京也不再願意去非洲大陸過多冒險。

中國許多地方政府債台高築,一些地方開始‘砸鍋賣鐵’,並出現了拖欠公務員薪水的現象。造成這種狀況的部分原因是愈演愈烈的房地產危機。有鑑於此,幾乎沒有任何一名市場分析師認為中國還有能力實現今年5%的經濟增長目標。基於這樣的原因,北京開始減少在非洲的活動。中國對非洲的直接投資在2018年以500億美元達到峰值,此後一直在逐年減少。

向非洲國家發放貸款的情況也大同小異。2016年,中國發展銀行共向非洲國家提供了近300億美元貸款,此後貸款額逐年下滑,到2020年疫情來襲時已不足十億美元。直到去年,對非洲的貸款才恢復到50億美元的水平。”

《新蘇黎世報》的文章寫道,中國之所以不願意完全退出非洲,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方面,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紛紛提升關稅,限制中國廉價產品的湧入,中國希望讓非洲成為中國環保技術和電動車的銷售市場。另一方面,中國在打造新國際秩序的努力中,也離不開非洲國家的支持。

“綜上所述,中國將會繼續在非洲大陸保持活躍,但規模會有所減少。依照習近平的意願,北京今後將重點出資扶持那些‘小而精’的項目,也就是那些更有可持久性以及經濟效益更加明顯的項目。現在討論的主要是一些投資金額低於一億美元的項目。

中國發展銀行表示,今後將重點投資能源的綠色轉型項目,以及儲能系統、新電網以及通訊網絡工程。這類項目對非洲的發展當然會起到促進作用,但絕不是當前非洲國家最大的訴求。非洲目前最希望的是中國能夠購買更多的非洲農產品,但北京一直對此猶豫不決。”

《法蘭克福匯報》寫道,縱觀此次中非合作論壇,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中國將減少對非洲的投資,將同時卻希望擴大在非洲的影響力:

“中國對非洲的戰略雄心並沒有發生變化,但資金卻變得不如以往那樣充裕:債務增多,經濟疲軟。因此,大搞大型基本設施建設項目的時代顯然已經成為過去。但盡管如此,中華人民共和國仍是對非洲大陸投資最多的國家。也正因為如此,幾乎所有非洲國家的元首均應邀來到北京,他們一方面希望獲得更多資金以及免除債務,同時也希望能夠同中國簽署投資協定以及討論改善市場准入的問題。對非洲來說,中國是最重要的貿易伙伴。

而對習近平來說,中國和非洲的利益是相互重疊的。非洲國家在聯合國擁有眾多席位,可以在涉及台灣或維吾爾人權等問題上,采取有利於中國的行動。南非總統拉馬福薩重申了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支持。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南非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南非也支持統一台灣的努力。”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