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秩序「被顛覆」: 特朗普關稅將對世界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特朗普向美國大多數貿易伙伴征收史無前例的關稅後,本周一(4月7日)全球金融市場連續第三天暴跌。投資者對擔心貿易戰愈演愈烈,且很可能引發全球性經濟衰退。
投資者表示,關稅可能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深遠影響,包括制造成本大幅上升、企業信心下滑、市場波動加劇以及供應鏈中斷等。
特朗普周初的言論進一步加劇了亞洲、歐洲和美國股市的下跌。他在總統專機“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表示目前必須去應對市場拋售:“有時候你必須吃點藥,問題才能解決。”
特朗普威脅加征50% 中國誓言“奉陪到底”
中國是迄今唯一對美國最新關稅舉措作出反制的主要經濟體。北京已宣布對美國產品加征34%的關稅,並對部分稀土出口實施限制。稀土是生產高科技及清潔能源產品的關鍵原材料。這些反制關稅將於本周四(4月10日)生效。
上周對中國產品加征34%關稅後,特朗普於本周一再次加碼,威脅如中國不撤回反制關稅,將再征收50%的額外關稅。中國政府本周二(4月8日)做出強硬回應,稱“若美方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國將奉陪到底。”
北京通過將人民幣匯率固定在1美元兌7.20元人民幣(自2023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表明中國可以利用貶值來抵消特朗普的關稅沖擊。在特朗普第一屆政府期間,北京曾允許人民幣貶值以抵消關稅的影響。周二上午,離岸人民幣自 2 月份以來首次跌破1美元兌7.35元人民幣的門檻。
“北京不會退縮”
荷蘭國際集團(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Lynn Song)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他認為“這可能是誰先退縮的問題”,但他認為“北京不會退縮”。宋林表示:“現在感覺更像是一場耐力測試,基本是就是誰先感受到痛苦,誰就得以稍弱的姿態坐到談判桌前。”
清華大學國際安全與戰略研究中心駐上海外交政策專家高建與中國人民大學政府顧問、教授時殷弘均認為北京不會屈服於特朗普的恐嚇或改變其強硬態度。但時殷弘對《金融時報》表示,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對特朗普關稅戰采取強硬和不妥協立場的國家”,新的全球貿易模式將“對中國極為不利”。
“將嚴重打擊中國依賴出口的增長模式”
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Stephen S. Roach)認為,對中國而言,國家主導的工業政策或許可以在初期抵御一部分特朗普加征關稅帶來的沖擊。但持續升級的關稅沖突無疑會嚴重打擊中國依賴出口的增長模式,尤其是在內需本就疲軟的情況下。
羅奇指出,人們常提及中國正在從出口導向型向內需驅動型經濟轉型,但這種轉型目前更多是停留在口號層面。由於社會保障體系薄弱,許多家庭依然只能選擇節儉儲蓄。中國政府最近出台的“30條提振內需”計劃,雖然顯示出當局對問題的認識,但在社會保障網絡的實質性改善方面幾無進展。
此外,羅奇認為特朗普的政策不僅可能加劇中美之間的矛盾,還會顯著削弱這兩個國家的增長潛力。
下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人們普遍預計,特朗普的關稅將對中國經濟造成打擊,因其擾亂出口活動並加劇市場波動。預計北京將通過貨幣和財政政策來抵消關稅帶來的沖擊。
黨媒《人民日報》也試圖安撫公眾,稱“即便美方加征關稅影響較大,‘天也塌不下來’”。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拒絕透露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會尋求與特朗普舉行會談以化解貿易爭端。
特朗普則明確表示,在解決美中貿易逆差問題前,不會與中國達成協議。特朗普為其懲罰性關稅辯護,稱加征關稅是為糾正美中貿易關系失衡所“必須采取的措施”。
高盛周日發布報告稱,原計劃上調對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測,但因特朗普新關稅政策,預計中國今年GDP增速將被拉低至少0.7個百分點。
開源證券則預測,美國新一輪關稅可能導致中國對美出口減少近三分之一,總體出口下降超過4.5%以上,進而拉低經濟增長1.3個百分點。
穆迪分析的科克倫表示,中國也必將感受到經濟陣痛,“因為對其出口商品將受到比美國更嚴重的沖擊”。
德意志銀行指出,中國制造業佔全球份額已從30年前的5%增長至32%,而同期美國制造業則下降逾三分之一,僅佔全球的15%。
據中國商務部數據,美國在2024年向中國出口商品總額為1446億美元,遠低於其從中國進口的4397億美元。
全球經濟會陷入衰退嗎?
摩根大通上周表示,在特朗普宣布大規模關稅後,全球在年底前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已從40%上升至60%。德意志銀行周一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警告稱,隨著特朗普加碼關稅舉措,這些新關稅將在“2025年及未來幾年乃至幾十年內產生巨大影響”。
此次關稅,亞洲受到的打擊遠甚於歐洲,一些關鍵國家的商品被加征逾40%的關稅。受此影響,越南、台灣和印尼等國家於周日紛紛尋求與華盛頓達成新的貿易協議。美國貿易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周一晚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已有約70個國家前來聯絡商討談判關稅事宜。
路透社周日引述一名不具名印度官員報道稱,印度面臨26%的美方關稅,但並不打算采取反制措施。新德裡迅速下調了部分美國產品的進口關稅,也是最早尋求與美國達成新貿易協定的國家之一。
從本周三起,歐盟輸美商品將面臨20%的關稅。歐盟財長周一在盧森堡舉行會議,同意對美國征收約260億歐元的新關稅,以回應特朗普此前對鋁和鋼鐵征收的25%關稅。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周日表示,布魯塞爾准備“以對等方式捍衛自身利益”,但也重申了歐盟“願意與美國展開談判”的立場。
荷銀(ABN Amro)上周將歐盟成員國的經濟前景預測下調一半,稱預計該地區季度增長“將在零附近徘徊,出現負增長的可能性很高”。
周日也傳出一些積極消息——特朗普的兩名顧問向美國媒體透露,已有超過50個國家與華盛頓聯系,尋求達成新的貿易協議。美國貿易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周一晚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這個數字已上升至70。
來自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保羅·阿什沃思表示,盡管特朗普在言辭上依舊強硬,但他很快將意識到已經走得太遠。“接下來最有可能發生的是,特朗普迅速宣布幾項‘協議’,以降低對部分受打擊最重國家的高額關稅,”但補充說“中國可能是例外”。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在致股東的年度信中表示,“這一問題越快解決越好,因為某些負面影響會隨時間推移而累積,日後將難以逆轉。”
美國經濟會受多大沖擊?
美國經濟自新冠疫情結束以來,平均增長接近3%,但如今正面臨晨星研究公司(Morningstar)所稱的“自我制造的經濟災難”,其主要原因正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標普全球(S&P Global)已將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從3月份的25%上調至30%至35%。高盛(Goldman Sachs)也將未來一年美國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提高至45%,巴克萊(Barclays)和瑞銀(UBS)則警告稱美國經濟可能在未來幾個月萎縮。
穆迪分析公司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史蒂夫·科克倫(Steve Cochrane)周一警告稱,美國可能“非常迅速”地陷入衰退,且這場衰退“可能會持續相當長時間”。
凱投宏觀同時警告稱,如果特朗普拒絕與貿易伙伴達成協議,股市的暴跌將很快引發“家庭和企業信心的崩潰”。
這家總部位於英國的經濟研究機構指出,美國通脹可能升至5%以上,若因共和黨內部分歧導致國會無法及時通過財政刺激措施,衰退將進一步加劇。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周也警告稱,關稅可能導致美國通脹上升、經濟增長放緩。他還提到失業率上升的“高風險”。
市場目前普遍押注美聯儲將比原先預期更早降息。
關稅政策將成為轉折點: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終結
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認為,特朗普此次關稅政策沖擊相當於一次全球危機。其影響將長期存在於美國和中國,並通過全球貿易與資本市場擴散至世界其他地區。更重要的是,這一沖擊標志著全球格局的轉折點: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終結。在短短兩個月內,美國顛覆了整個世界。在這樣的背景下,任何經濟增長預測幾乎都顯得微不足道。
(綜合報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