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歌德——彼時的流行巨星?

(德國之聲中文網)1774年9月,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出版,讓時年25歲的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一舉成名。有傳言稱,叱咤風雲的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侖·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又稱拿破侖一世)曾讀過《維特》多達七次。據稱在與歌德會面時,拿破侖幾乎只談論了這本書。
這部小說的主角是維特,維特是他姓氏,仿佛他沒有名字一樣。他愛上了已訂婚的洛特(Lotte,Charlotte 夏洛特的暱稱,又譯綠蒂)。維特愛她愛到無法自拔,洛特卻始終忠於自己的未婚夫。在這毫無希望的單戀中,維特最終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維特熱”

在年輕作家反抗貴族理性至上的“狂飆突進(Sturm und Drang)”時期,《少年維特的煩惱》恰好契合了年輕一代的時代精神。尤其是許多年輕男性似乎能與維特產生共鳴,甚至對他抱持認同感。

這種現象的表現之一是模仿小說主人公的穿衣風格。法蘭克福歌德大學18至19世紀文學史教授德呂赫(Heinz Drügh)解釋說:“比如,人們會像維特那樣穿藍色外套和黃色背心。”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為“維特熱”。德呂赫稱《少年維特的煩惱》的暢銷是一個“全歐洲的現象”,甚至在東亞,這部作品至今仍然很受歡迎。

今昔對比

今天的小說還能對社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嗎?德呂赫答道:“我認為,現在強烈的認同感更多來自電影和音樂,而非文學。”

這名文學史教授繼續介紹,《少年維特的煩惱》帶來了某種“新東西”,歌德通過這本小說開啟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歌德可能就像一個“流行巨星”,德呂赫補充道:“因為當時人們對這本書的認同感非常強烈,這種認同方式與當今流行文化中的現象有些類似。”

“維特效應”

然而,《少年維特的煩惱》反響之大,但也有其陰暗面。“維特熱”還包含了所謂的“維特效應”:小說出版後,出現了一系列與其相關的自殺事件。正因如此,歌德後來發布了小說的第二個版本。第二版篇幅更長,旨在幫助讀者在閱讀時與維特保持距離。

“維特效應”一詞是在小說出版200年後由社會學家菲利普斯(David Philipps)提出,用以解釋媒體中對自殺的浪漫化描繪如何引發模仿行為,特別是在青少年中引發的模仿行為。

“迷你維特”

就在幾十年前,流行巨星還是經典的榜樣。心理學家兼心理治療師揚森(Lothar Janssen)介紹,如今通過社交媒體,榜樣尤其對於年輕人來說,越來越分散成“難以捉摸的小分支”。

揚森提到網絡中的“迷你維特”:一些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他們與對待心理疾病的方式,其他人往往能夠與此產生共鳴。然而,這些帖子常常具有“自我表現的特征”,並通過互聯網這種媒介未經篩選地傳播給廣泛的公眾。

專家強調,公開討論心理疾病和自殺是重要的,但關鍵在於,尤其是媒體如何處理這一話題。為了避免“維特效應”,必須確保不將心理疾病和自殺行為浪漫化。

傳統榜樣猶在

流行巨星作為榜樣的現象依舊存在,例如,美國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中文外號黴黴)就非常接近傳統的榜樣形象。心理學家揚森解釋說,她的粉絲群體形成了一個“讓人感到被接納和良好”的社區。盡管歌德已經卸下“流行巨星”的頭銜,但他和他的作品——如《少年維特的煩惱》——至今依然廣為人知。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Annika Sos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