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竹亞軒藝廊陳文珍師生聯展彰化美術館展出

【焦點時報/記者林明佑報導】由竹亞軒藝廊老師陳文珍領軍,攜手多位才華橫溢的學生,以「共舞丹青行墨緣」為主題的師生聯展,現正於彰化縣立美術館五樓展示室B及城市藝廊盛大展出,此次展覽匯集了蔡秀梅、熊筱萍、陳苓芝、洪依綸、王秀際、洪幼玲、洪如萍、曾淑卉與王芬雅等9位學生的創作,總計展出47件水墨畫作品,展期至10月6日,歡迎各界藝術愛好者蒞臨觀賞這場視覺與情感交融的藝術饗宴。

共舞丹青行墨緣-陳文珍師生聯展,共有九位竹亞軒藝廊的學員提供創作,陳文珍表示,這些學生最初都不會使用毛筆,但經過跟隨我的一筆一畫學習,如今這些作品都是學生親自創作的,我沒有代筆或修改任何部分,藝術愛好者想收藏,也歡迎將它們帶回家,只需支付學生的基本潤筆費和框架費就夠了,這樣做的目的是鼓勵學生,讓他們在藝術領域中獲得成就感,並建立自信。

洪依綸說,未接觸水墨以前,大多以水彩﹑色鉛筆﹑蠟筆等隨手可得顏料,從沒想過要畫水墨畫。一直到遇見文珍老師,看到老師在畫牡丹時,打破了我對水墨畫的舊思維。牡丹的花瓣可以如此嬌豔的呈現,漸層分明,並且是一筆呵成。花梗枝節堅挺了整株牡丹氣勢,更賦予了畫中花的生命,就這樣我愛上了水墨畫。

熊筱萍表示,跟隨文珍老師學習國畫近10年了。從基礎的梅蘭竹菊,老師一點一滴的認真導引,認識傳統文化,山水的壯麗以及花卉的優雅美麗。在人生的道路上增添多彩,也豐富了知識,在這次的師生聯展作品也是學習的成果展現。熊筱萍認為,繪畫需要很大的耐心,勇往直前。畫出一個滿意的作品,需要透過不斷地學習、吸收外來的資訊。認真努力,成果也是甜美的果實。

陳苓芝表示,文珍老師很認真的教每位學生,也會根據每個人的專長特點去引導,讓每位學生能夠畫出自己的風格。這幾年在老師的帶領下,慢慢的累積實力畫功,可以在元保宮現場揮毫畫圓扇,每年在新北市的中華文耀國際藝術聯合畫展,可以展出自己的作品。

竹亞軒藝廊學員中,洪幼玲、洪如萍是姊妹,各提供兩件作品參展。洪幼玲談到,由零基礎開始學水墨畫,歷經1年半的時間,然而在這一段時間中,卻是帶著自己走過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段學習旅程。從一開始的筆觸練習、仿作到現在已經能夠完成一幅完整的水墨作品,從作品中我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老師常說:「能完成一幅作品,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老師的鼓勵讓我們很容易產生成就感,不僅激勵了我們繼續努力學習,也增強了我們對自己能力的自信。

洪如萍介紹了這次自己展出的兩幅山水作品,分別是《青峰雲嵐》、《萬山流雲》,與其說是描繪山水,這兩幅所述說的更是一種思維,體會人生就像是爬山,抬頭望總覺得山頂離自己好高;有時荊棘密布、雲霧繚繞看不清前頭的路,只能著眼腳下一步步往前,但常常暮然回首卻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已經越過一山又一山,即將登頂。

洪如萍說,藝術的學習是一條孤獨且漫長的修行,途中有同好相伴、結伴而行是一種幸福,感謝文珍老師、以及竹亞軒的所有同學不斷地鼓勵成就現在的我,對我而言藝術就是一種生日常生活的浪漫,也希望這種浪漫能分享給每個人,讓生活多一種想像並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此次「共舞丹青行墨緣」聯展,提供最多創作有十三件的蔡秀梅說,自己從小喜歡塗鴨,一支筆一張紙,足夠樂在其中,一直到大學,美術社成為了唯一參加的社團,大學畢業考上小學老師,也學了一陣子的油畫,舉凡與藝術有關的,都是她樂愛的休閒活動。在藝術創作中,水墨是唯一持續堅持了四年,國小教職退休後,至今仍不間斷。

蔡秀梅表示,第一次學水墨畫是2020年,陳文珍老師擔任指導老師。一開始課程就學習寫意牡丹,覺得不太容易。所幸老師不厭其煩的,一筆一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畫在紙上,方便我們能觀察學習,打好基礎。在畫畫的過程當中 ,老師總是不吝於讚美與肯定,學習從觀賞者的角度來欣賞自己的作品時,發現了不完美也是一種美的表現。

蔡秀梅說,為了精進水墨,目前已通過水墨教學認証。接下來會繼續專注於水墨創作,不論是黑白的空間禪意,或者是彩墨的創新技法,透過墨色的流淌,期許可以像文珍老師一樣,用水墨揮灑記錄生命的每一段歷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