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語媒體:歐中漸行漸遠是誰的責任?

(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士《新蘇黎世報》以“歐洲正在遠離中國當權者,北京自己需要為此負責”為題,刊發評論指出,歐盟對華汽車關稅標志著歐中關系的重大轉折。作者認為,歐洲這樣做的原因既有跟隨美國的動機,也是因為在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爆發後認識到了依賴中國的危險性。而中國市場本身重要度降低,也成為了這一趨勢的重要推手。

文章注意到,2020年以來,德國對華出口的佔比穩步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疲軟導致進口需求下滑。

“習近平似乎並不怎麼熱衷於大規模救助計劃,他更希望對經濟進行結構性轉型,減少對房地產以及建築行業的依賴。北京似乎已經接受了今後幾年經濟增速大幅放緩的局面,其結果便是中國市場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下滑。”

“近幾個月來,中國采取了一些措施來爭取吸引歐洲。中國外交部讓歐洲幾個大國的公民免簽入境,還向烏克蘭派出調停特使。習近平還強調了要對外國投資者保持開放,並表露其改革意願。可是,中國政府的魅力攻勢還是在地緣政治的現實面前敗下陣來。”

“歐洲並不是習近平的優先事項,經濟也不是。他的矛頭對准了美國,並且將其他一切都置於中美對抗之下。在這場權力鬥爭中,他有俄羅斯、伊朗、朝鮮作為盟友,兩個傾向專制的歐洲國家也是中國的好朋友:匈牙利和塞爾維亞。2023年,中國對歐直接投資的一半都流向了匈牙利。”

“所以,歐盟越發疏遠中國,北京自己要為此負責。歐盟對華汽車關稅是一大步,今後還會有更多的此類措施。習近平堅持自己的路線,而歐洲也會加速疏遠中國。很顯然,這是北京願意付出的代價。”

曾任德國財政部國務秘書的經濟學家Heiner Flassbeck在網絡媒體Telepolis上以“對華關稅 – 當政客錯誤解讀經濟進程之時”為題,刊發評論指出,自由貿易面臨的真正威脅並不一定來自中國。

“此前,能夠得益於中國市場巨大的絕對優勢的,大多是西方企業。自從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外國直接投資發揮了巨大作用,以至於連續多年中國企業的外貿額根本無法和西方工業國相比。換而言之:中國的外貿曾經很大程度上是由在華外企實現的。直到十年前,人們依舊估計中國出口貿易總額的六至七成並非來自於中國本土企業,而是將產能轉移到中國的西方企業。”

“如今,中國本土企業憑借最現代化的科技以及依舊較低的工資水平(因為中國的人均經濟整體生產效率依舊較低)也開始得益於絕對優勢。於是,西方的外行人士就跳出來說,中國產品只是依靠政府補貼才能如此便宜。”

“只要西方企業依舊能利用中國的絕對優勢以最低價格向全球市場銷售(換而言之:賺取超額利潤),他們就會覺得一切正常。而現在,來自新興經濟體的企業也開始做同樣的事情,他們就開始用無比牽強的論據去進行抵制。這樣的政治實在太荒謬。”

作者認為,如今的局面正在動搖原有的“貿易自由等同於經濟高效”、“干涉自由貿易必定會損害經濟運行效率”這一理論根基;因此,新一代的國際貿易體系必須建立在更為符合現實的理論基礎之上,而不是新自由主義貿易理論的幻想。

“這一切絕非易事。當某個國家的企業憑借高生產效率、低工資水平獲得超高壟斷利潤並向別國大舉出口商品時,采取抵抗措施的其他國家並不應簡單地遭到指責。當壟斷利潤損害別國的健康企業之時,這種抵抗措施可能是合理的。”

“但在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以及新興經濟體也只能通過這種絕對優勢以及搶佔市場份額來實現趕超。難道我們可以出手阻止他們嗎?誰要是一方面歡迎本國企業搬去中國等地進行廉價生產、另一方面又對得益於廉價生產的中國企業之產品舉起關稅大棒,那他絕對就是一個糟糕的民族主義者。”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