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從伊朗導彈襲擊看如何防御中國的轟炸

(德國之聲中文網)分析人士表示,從本月和4月發生的伊朗對以色列的大規模導彈襲擊事件,可以思考這樣的問題:假如美國及其盟國與中國在印太地區發生類似沖突,其導彈防御系統的表現如何?

盡管兩個場景之間的差異很大,但是伊朗今年向以色列發射的近400枚不同類型的導彈,提供了美中沖突中一些進攻和防御的潛在可能性。

“懲罰性的威懾可能需要成為常態”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的科赫(Collin Koh)表示,對華盛頓來說,伊朗10月1日的襲擊–這是現代防御系統下發射彈道導彈的最大樣本–的主要啟示可能是,中國的導彈比伊朗的更難攔截,必須具備反擊能力才能威懾大規模襲擊。

科赫說:”如果我們從威懾的角度來看,不能再僅僅寄希望於通過阻攔的威懾–即希望有效的防御能夠削弱導彈襲擊的效果。未來,懲罰性的威懾可能需要成為常態。”

印太地區目前沒有導彈沖突的直接威脅。這裡的距離比中東要大,方圓數千公裡。中國的武器更加先進,包括機動彈頭和精確制導。而且,目標區域分布在整個地區,使得進行大規模襲擊更加困難。

中國軍方周一(10月14日)在台灣周邊發起了新一輪的軍事演習,稱這是針對”台獨”勢力的震懾行動。一位台灣安全官員表示,到目前為止沒有跡象表明發射過任何導彈。

美國今年在該地區開發和部署了新武器來對抗中國,包括AIM-174B空對空導彈和菲律賓的”堤豐武器系統”(Typhon Weapons System),該系統可以發射SM-6和戰斧導彈。

美國印太司令部和中國國防部均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不同的導彈防御系統

另一方面,只是在伊朗的導彈襲擊後,更好地了解進攻和防御系統的表現–其中許多導彈被攔截–就可能會降低沖突的幾率,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潘達(Ankit Panda)表示。

潘達說:”任何計劃進行遠程導彈襲擊的軍事力量都需要圍繞導彈防御的可能影響來制定計劃。當然,如果不清楚某個導彈防御系統的表現如何,可能導致大規模升級。”

以色列的多層防御系統,包括”鐵穹”(Iron Dome system)、”大衛投石索”(David’s Sling)和”箭”式(Arrow system),以不同的方式應對它面臨的威脅:來自伊朗等大國的制導彈道導彈與從以色列邊境發射的非制導火箭。

美國及其盟國在印太地區的防御情況則大不相同,他們使用洛克希德·馬丁和雷神公司生產的愛國者系統、薩德系統和海基宙斯盾系統進行導彈防御。

中國導彈:射程更遠,精度較低

根據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導彈防御項目的估計,中國數量最多的常規中程彈道導彈東風-26(DF-26),其精度可以達到150米。其東風-21(DF-21)射程較短,但某些型號的精度為50米。

這兩種導彈可以打擊該地區大多數美國及其盟國的目標。東風-26可以打到關島,這裡是美國主要軍事設施所在地。五角大樓估計中國可能擁有數百枚這種導彈。

相比之下,伊朗的導彈如法塔赫-1(Fattah-1)理論上更加精確,誤差在幾十米內,但射程要短得多。這些新型導彈的數量尚未公開,但美國空軍將領麥肯齊(Kenneth McKenzie)去年告訴國會,伊朗擁有超過3000枚各種類型的彈道導彈。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高級分析師戴維斯(Malcolm Davis)表示,中國在其他方面的能力遠超伊朗。導彈襲擊很可能與反衛星打擊和網絡戰協調進行,使得防御更加復雜。

戴維斯說:”與伊朗的能力相比較,西方的(綜合防空和導彈防御)系統在印太地區擊敗大規模中國導彈襲擊的難度將大得多,因為中國可能會發動數百甚至上千枚導彈。”

(路透社)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