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長平觀察:特朗普抄了習近平哪些作業?

(德國之聲中文網)“他上台之後,開始安插親信,清除異己。他並沒有真正的對手,但是即便對於那些敢於挑戰權威的人,他也毫不留情,必欲除之而後快。

……

身為最高領導,他終於被神化,成為國家英雄丶民族救星。寶座坐穩之後,則濫用職權,為所欲為,置法律程序於不顧,視民眾權利如糞土。

請問,這個地方叫什麼名字?

——沒錯,它就是重慶。

——是的,它也是中國。”

這是我在2012年10月寫的文章《每個官員都姓薄》中的結尾。今天,也許我還應該加上一句:

——哎呀,它還是美國!

民主國家各有各的民主,專制/威權政府的行為模式都大體相似。

當時,在政治對手薄熙來倒台之後,習近平被全球輿論視為推進中國民主政治改革的新星。人們有很多理由做出這樣的判斷,其中一個理由是他的出身背景(其家庭遭受中共黨內政治迫害)決定了他不喜歡“文革”和專制政權;另外一個理由是他的個性,貌似敢做敢為,雷厲風行。

《紐約時報》知名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 )甚至寫了一篇評論《中國正待飛躍》(紐約時報中文版標題為“習近平是改革派”),預測“在他任期之內,毛澤東的遺體將被運出天安門廣場,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將獲得釋放”。

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制度安排。我說,在重慶模式和中國模式之間,並沒有不可跨越的鴻溝。“就一個整體的中國模式來說,每一個地方都可能成為下一個重慶,每一個官員都可能步薄熙來的後塵。”在同樣的治理模式中,習近平只能是另外一個版本的薄熙來。

從制度安排上說,中美兩國有天壤之別。盡管特朗普一再對習近平和普京示好,但是他很難在美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中效仿他們。問題在於,他可能正在破壞這個制度,成為摧毀美國民主的“總加速師”。

長平觀察:假如他是薄熙來

“不是在開玩笑”

“反對終身制”是受到廣泛贊揚的鄧小平的政治遺產,而且領導人的任期限制寫進了1982年修訂的中國憲法。因此,當“習近平要搞終身制”的信息剛剛流傳開來的時候,聽上去像是一個政治謠言。

美國憲法的嚴肅性和穩定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特朗普將尋求第三任期”聽上去更像是一個政治笑話。幾天前,特朗普在接受NBC新聞采訪時表示,他“不是在開玩笑”,是在認真考慮地考慮這件事情。他還暗示,有“方法”可以繞過憲法規定的兩屆任期限制。

特朗普說:“很多人希望我這麼做。”在獨裁專制的道路上,他畢竟還是新手,甚至還沒有入門,因此說得太謙虛了。等到他真的做成了,就直接照抄習近平政權的文宣好了:“確立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是實踐的選擇、歷史的選擇,是全黨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習近平總書記成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是眾望所歸、名副其實。”

普京做了總統做總理,然後再做總理,然後再做回總統,並修憲讓之前的任期“清零”,這完全就是政治笑話。但是,他也“不是在開玩笑”,而是很認真地妥妥地走向獨裁專制。

“忠誠”是一種魔咒

特朗普顯然沒有耐心仿效習近平“念書單”這類傻事。但是,在大膽攫取和鞏固權力方面,他正在加班加點“抄作業”。

首先,他們都提出了近似的政治口號。假如特朗普曾經關注過習近平的政治口號的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英文翻譯“To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對他來說可能太難了一點,他記住的是應該另外一種更簡單的翻譯:“Make China Great Again!”

“讓美國更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並非特朗普的原創,裡根、克林頓都曾經用過,但只有特朗普用到了習近平的水平:借用歷史,制造悲情,煽動民粹,承諾虛假未來——實際上是開歷史倒車,回歸帝國時代。普京也多次公開懷念“偉大的俄羅斯帝國”。

其次,都以反對腐敗/提高效率為名打擊政治對手。習近平反腐十來年,把成千上萬的官員投進監獄,但是腐敗越來越多。美國暫時還沒有政法委,特朗普對司法部門還不能這樣運用自如。他主要是通過對政府資金的控制,對民主黨倡導的進步主義DEI項目“關停並轉”。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兩個人都在制造腐敗,降低效率。

第三,任人唯親/忠。習近平在這方面有大把的經驗與教訓——“忠誠不絕對,等於絕對不忠誠”。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把一家大小都弄進白宮謀個職位,但可能發現家人不如家奴好用,第二任期更強調忠誠,任命了大批完全外行的政府高層官員。

不過,習近平可以告訴他,“忠誠”是一種魔咒——不僅會招來無能的馬屁精,而且連馬屁都可能是假的。他正在經歷這樣的循環:剛剛提拔又要打倒,再提拔再打倒。這是古往今來所有宮廷都在上演的權鬥戲碼。如果真的擺脫了制度制衡,特朗普也會步其後塵。

小組群、突擊隊與戰狼外交

既然“忠誠”中看不中用,第四,兩個人最得意的策略大概都是“小組”治國。在習近平2012年上台之前,中國的行政體系主要由國務院(政府機構)和各部委負責具體事務,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進行宏觀決策。這種條塊分割模式對各部門權力有一定的制衡作用。習近平上台後,一口氣成立了十多個“中央領導小組”,親自出任多個組長。

為了對付美國民主制度下的三權分立權力制衡模式,特朗普成立了一個“突擊小組”——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授予其“尚方寶劍”,在傳統體制內橫沖直撞,甚至置法庭命令於不顧,對各種人事和財務生殺予奪。他自己則濫用行政命令,繞過國會程序推行政策。

第五,戰狼外交。習近平上台之後,完全拋棄了傳統外交彬彬有禮的偽裝,推崇粗鄙無禮的攻擊型外交。特朗普後來居上,有過之而無不及,讓國務卿盧比奧去巴拿馬強制其接受各國“非法移民”,派副總統萬斯到德國來支持極右翼黨,去格陵蘭考察吞並之道等等,真所謂好戲連場。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第六,經濟上倒行逆施。習近平搞“國進民退”,強化對企業的控制,在民企和外企成立黨支部,狠打不聽話的企業家,讓中國經濟陷入泥潭,青年失業率居高難下。

特朗普更是奇特,以“降低物價”為幌子上台,上台後卻醉心於貿易大戰,為全球經濟制造混亂,美國物價芝麻開花節節高,他卻要老百姓忍受“陣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他是從中宣部抄來的這套宣傳話術嗎?

因此,第七,真理部是必不可少的。特朗普謊話連篇,媒體的“事實核查”都忙不過來。而中共的宣傳機器通過系統性制造謊言,往往讓“事實核查”都無從下手。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Claire Leavitt)也被網民賜名“美國華春瑩”,事實上她在很多方面還青出於藍勝於藍。

我多次指出,全世界獨裁者和候選獨裁者期盼的國際關系,就是奧威爾小說《一九八四》裡的世界圖景:三個超級大國瓜分天下,均實行集權統治,相互廝殺又相互依存,誰也不會想要消滅誰。

長平觀察:“中國正在運營巴拿馬運河”,特朗普可以用武力奪回嗎?

“強人”之間互相撒嬌

第八,我不得不說,特朗普和習近平還有一個霸凌者共有的特性,那就是欺軟怕硬。他們在國人面前扮演“強人”,在“強人”之間則互相撒嬌。普京痛斥中共供奉的馬列主義,在政策上對中國人也非常不友好,但是習近平稱他是“真正的朋友”。

特朗普趁人之危,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竭盡羞辱,逼迫其簽署不平等礦產協議;而普京對他愛搭不理,他則一再諂媚,還謊稱跟普京通過電話。前兩天他竟然壯起膽子宣稱對普京很生氣,馬上又但表示兩個“關系非常好”,只要普京選擇做對的事,他很快就會消氣。

長平觀察:從鄧小平到習近平,強人政治的時間膠囊

集中力量辦大事?

相比美國來說,中共在專制框架之內建立的制衡制度本來不堪一擊。習近平開始“定於一尊”時候,仍然令人感到驚訝。但是,他的辯護者稱,他大權獨攬,才方便掃清改革路上的障礙,有利於銳意進取。

今天,特朗普的支持者中,願意讓他成功修改或者繞過憲法繼續連任的人也為數不少。他們的理由大抵也是如此:只要他做的是(在他們看來)正確的事情,破壞制度也沒有關系,集中力量更能辦大事。

在我看來,遵守和尊重權力制衡的制度本身才是根本。

作者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六四記憶 ·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長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