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印度為什麼「突然」與中國握手言和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印兩國均未公布這次邊界協議的具體內容,不過,根據中國一些觀察家的說法,印度此次是全面屈從了中方條件。此外也有其他一些跡象似乎從側面證實這一說法,比如中方在談判中是要回到2020年的現狀,這次協議也基本實現這一訴求,印度對中方的報道也沒有否認。另外,印度輿論似乎在這段時間也減少了對中國的批評。
這次協議達成,最為直接的結果是兩國多年邊界沖突對峙總算有望結束。雙方軍隊在2017年和2020年爆發過兩次沖突,都說對方先挑釁破壞了現狀。從中方角度來看,先不論孰是孰非,願意讓中印邊境穩定下來,不再發生沖突,可印度一直不理睬中國,對華持強硬態度,所以這幾年邊境的緊張停不下來,責任在印方。假如中方的說法某種程度上接近事實,那麼莫迪政府為什麼要改弦易轍,同意和中國達成邊界協議,穩定雙方關系?
許多人認為,印度之所以在邊界問題上不向中國讓步,和美國有關,新德裡看到了中美對抗帶來的機會,華盛頓需要拉攏印度一起遏制中國,所以把重返亞太改成印太戰略,給了印度很高地位。新德裡當然懂得投桃報李,配合美國全力壓制中國。這幾年印中關系的變壞,肯定有這方面的因素。然而,無論是華盛頓的唆使也好,還是新德裡的投名狀也罷,在印中關系上,不起主導作用。新德裡有意要讓印中關系變得緊張,關鍵還是出於莫迪和人民黨的需要。考察印中的邊境沖突,大體和莫迪及人民黨在印度的崛起時間上吻合。
莫迪和習近平的“共同愛好”:民族主義和民粹情緒
人民黨2014年首次在印度選舉中贏得政權,莫迪成為總理。當年,習近平應邀訪問印,次年莫迪回訪中國。雙方在這段時間的關系還不錯。可是好景不長,2017年發生了洞朗事件,兩國軍隊在洞朗對峙了70多天。洞朗並非印度宣稱擁有主權的地區,這個地方是中國和不丹的爭執地,此次沖突印度是以“支持不丹對該地區聲稱的主權”作為印軍越境的理由。2017年也是特朗普上台,不過,莫迪要為不丹“打抱不平”,他的真正動機是要用領土問題做文章,擺出一副不惜和中國一戰的強硬態度,來塑造自己維護印度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民族主義強人形象,以滿足印度國民的大國心理需求。
莫迪和人民黨在鼓動印度國民的民粹情緒和民族主義方面,其實和習不相上下,只是中國的條件讓習能夠獨裁,一手遮天,印度畢竟是民主體制,表面上還是要遵循民主的一套程序,但莫迪政府對反對黨的打壓也很厲害。在操作民眾的愛國心和民族主義上,莫迪對內打穆斯林牌,他在做古吉特拉邦的首席部長時,就曾鎮壓過穆斯林,在擔任總理後,依然利用印度教和穆斯林的沖突謀取政治利益;對外打中國牌,雖然巴基斯坦是印度宿敵,但印度自認巴國不是自己對手,而中印1962年爆發過一場戰爭,印度一直想雪恥那次戰爭的失敗羞辱,中國又是第二大經濟體,無論從歷史恩怨、領土之爭還是國家體量,都可作為印度的對手,把中國塑造成印度崛起的障礙,激發其國民強烈的民族情緒和危機感,莫迪和人民黨就可在印度長久地統治下去,在莫迪看來,只有他才能最好地保障印度的國家安全和利益,不受中國欺負。
2019年,莫迪和人民黨在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人民黨在國會的議席單獨過半,從而能夠完全主導印度的政治。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印中兩軍隊2020年在班公錯爆發了幾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沖突,雙方用石頭、棍棒混戰。此次沖突印度死傷了多人。在這次沖突後,兩國關系更是急轉直下,印度幾乎全國掀起了反華情緒,新德裡也揚言,邊境問題解決不了,印中關系就別想好起來。而在這次沖突的第二年,印度加入了美國主導的“四方安全對話”領導人年度會議,眾所周知,“四方安全對話”的唯一目的,就是圍堵中國。印度也將和中國的矛盾與沖突帶入雙方都參與的組織,如上合和金磚。
客觀來說,北京確實不太想和印度發生沖突,因為它要應對美國和西方的戰略壓制以及經濟和科技的打壓就已經夠忙的了,印度作為中國的鄰國,不像菲律賓,人口比中國還多,經濟體量也大,軍隊戰力也不輸中國,北京要應對新德裡的“挑釁”,難度比對付馬尼拉大很多,從這個角度看,如果兩國邊境危機能夠解除,關系得到改善,將使中國消除後顧之憂,能夠專心對付美國和西方的壓力。現在兩國關系不好,中國還要騰出一只手來預防印度的偷襲,這當然讓北京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但對新德裡而言,可借重美國和西方的力量反制北京,何樂而不為?
印度為何態度轉變?
上面分析表明,在和中國的對抗中,印度原本是可以顯得更從容,不急著和中國改善關系。可莫迪政府似乎在突然之間想開了,不想和中國在邊境作對,化干戈為玉帛,在金磚峰會前夕同北京達成了邊境協議。對印度的這個轉變,外界有些始料未及,觀察家們還期待著印度這回在金磚峰會上和中國唱對台戲。盡管印中選在金磚會議前達成邊界協議看似有些突兀,但也不是莫迪政府的一時心血來潮,它反映了新德裡在過去幾年以“邊境對峙”策略、一定程度上惡化印中關系為代價並未如預期的那樣,取得印度、人民黨及莫迪本人的利益最大化,在此過程中印度也付出了很大成本。
首先,和中國在邊境的幾年對峙使得印度背上的軍備負擔也不輕。中國的國力畢竟比印度要雄厚,印度雖然近年經濟增長很快,但貧困人口也非常多,而邊境對峙要投入很多資源發展軍備,這無疑會減少用於扶貧和人力資源的投資。另外,在國防力量、武器裝備和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力上,印度同中國也有一定差距,長期在邊境投入重兵,對印度壓力不少。如果因某種原因導致兩國在邊境開打,印度未必討得到便宜。故持續對峙的高成本及其對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莫迪不能不考慮。
其次,打邊境對峙牌,渲染中國欺負印度以激起民眾的愛國熱情,鞏固莫迪和人民黨在印度政治的主導地位,邊際效益出現了遞減。印度國內如今也像美國一樣,逢中必反,媒體不能講中國好話,只能唱衰中國,主要反對黨國大黨甚至比人民黨對中國態度還強硬。在全民反中的氛圍下,執政黨及其領導人對中國的強硬會被認為理所當然,並不顯得突出,但比起在野黨,它卻要承受由此帶來的對印度的代價,一旦印中關系惡化對印度造成不利影響,反對黨和媒體必然要指責莫迪對中國軟弱。今年印度選舉莫迪雖然如願以償第三次執政,可人民黨卻失去了國會單獨過半的議席,印度輿論普遍認為這次選舉是對莫迪和人民黨的一次信任投票,顯然,結果不利莫迪。
再次,印度加入美國主導的圍中陣營,卻並未分享到美中經濟脫鉤給印度帶來的格外經濟利好。美國的資本沒有大量湧入印度,甚至由於印度自身營商環境不好,像福特、通用汽車和哈雷等美國大公司近年非但沒有增加投資,反退出了印度市場。在外交上,印度也沒有因為親近美國和西方,而改善同周邊國家的關系,除了中國,印度同周邊鄰國的關系都受挫,這其中的一個因素是這些國家引入中國力量來平衡印度。印度和加拿大近兩年也鬧得很僵,美加等國對印度國內的人權狀況亦有指責,並仍然支持“卡利斯坦運動”。
最後,莫迪政府原想利用和中國的邊境沖突來實現同中國的經濟脫鉤,振興印度制造業,但幾年下來發現,印中貿易不但沒減少,反而大幅增長,印度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繼續提高,貿易逆差幾乎翻番,在去年達到850億美元,甚至印度與美國貿易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它從中國進口的增加所驅動。中國目前仍是印度最大的商品來源國和最大工業產品供應國,印度從中國進口增速是其總進口增速的兩倍,佔印度從電子、可再生能源到制藥等行業進口的近1/3。莫迪政府對中國簽證政策的收緊,導致印度企業在技術和生產上的困難,呼籲松綁,這些企業發覺,要振興印度制造業,也需要從中國尋求技術、投資和市場機會。
雖然莫迪和習近平在喀山會晤時積極評價雙方達成的邊界協議,但用中國學者的話說,中印關系的改善依然是初步的,脆弱的,印度是否有反復要繼續觀察。在金磚會議前的上合組織總理會上,印度在聯合聲明中對中國的“一帶一路”仍然不表支持。也許莫迪的第三任期印中關系會比第二任期要好,但印中關系的前景確實不很明朗。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志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鄧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