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近視雷射後遺症? 醫:術前做好把關 踢拳國手考量運動強度選擇 SMART TransPRK
國內近視問題已深入各年齡層,根據國際近視研究學會 2020 年資料指出,國內 18 至 24 歲者每 100 人就有 73 人近視,換句話說,高達七成民眾都有近視困擾,使得視力矯正的醫療需求隨之增加,其中許多人都會選擇藉由近視雷射的矯正方式找回好視力,對此,濰視眼科東興院許承儒醫師指出,近視雷射手術已在臨床治療上將近有 20 多年的經驗,尤其隨著醫療技術更優化,手術也比過往更具有安全性,因此近年來接受近視雷射手術的普及率的確有增加的趨勢。
「具體而言,得看每個人角膜狀況選擇合適的近視雷射手術方式。」想要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前提得先接受醫師詳細評估,這也包括度數範圍、角膜狀況以及本身健康問題;許承儒醫師解釋,通常近視 100 至 1200 度的病患都可接受近視雷射手術,不過病患的度數必須在兩年內變換小於五十度,也得確認是否有白內障、青光眼,甚至有糖尿病、嚴重風濕免疫等疾病,才不會影響術後傷口癒合等問題。
近視雷射分兩大類 淺層手術保留較多角膜厚度
以臨床上最常見的近視雷射手術而言,又以手術施作區域的深淺,分成淺層及深層兩大類型,其中前者以 TransPRK 以及 SMART TransPRK 手術為主,後者以 LASIK、SMILE 以及 SMILE Pro 等手術為主;許承儒醫師表示,以 SMART TransPRK 為例,因雷射施作區域淺層,術後能保留較多角膜厚度,也因為不掀瓣,沒有角膜位移的風險,術後需等上皮重新生生長,因此恢復期較長,但整體卻更接近原生角膜,對於眼睛傷害相對較小。
在深層手術上,因雷射區域較深,術後保留角膜厚度相對較少,以 LASIK 為例,術後恢復期短,但切口仍存在,因此若從事高度運動者,就可能面臨角膜位移風險;許承儒醫師說明,因此 SMILE 手術改良 LASIK 手術的缺點,將角膜切口縮小至 2 到 3mm,透過全飛秒雷射取出角膜透鏡,以改變角膜弧度達到近視矯正的目的,不僅能避免產生較大的角膜位移風險,也保留術後恢復快特性,不過手術過程得藉由手動操作,困難度較高,因此關鍵還是有賴於醫師經驗。
踢拳國手飽受近視困擾 近視雷射找回視力再戰比賽
許承儒醫師分享,臨床一名踢拳國手近視約四、五百度,考量運動強度、過程等因素容易傷及眼睛,因此參與比賽時堅持不戴隱形眼鏡上場,長期處於模糊狀態下參與比賽,飽受近視困擾,直到接受 SMART TransPRK 手術,術後一個月後,視力就逐漸恢復,也終於能在視力清晰的情況下再次參與比賽。
事實上,接受手術後還是可能面臨再次近視的問題,幸好藉由二次近視修正的方式能再次找回視力;許承儒醫師解釋,通常又分成手術度數殘留,以及數年後再近視等兩種情況,前者考量每個人體質不同,雷射吸收能量也有所差異,因此術後三至六個月還是可能觀察到有度數存在,後者則因年紀增長、用眼習慣不佳導致度數產生,這兩種情況都能在醫師評估角膜整體條件適合後,藉由近視雷射手術再修正。
二次近視修正手術有限制 醫:無法選擇 SMILE 手術
不過二次近視修正手術的選擇可是有限制;許承儒醫師提及,所謂二次近視修正就有如字面上解釋只針對「修正」部分,因此可以選擇 LASIK、SMART TransPRK 等手術方式,但 SMILE 手術則因最初是製作角膜透鏡,以達到視力矯正效果,因此無法再用同樣的技術,達到二次修正的目的。
至於許多人擔憂近視雷射手術可能帶來的疾病風險,許承儒醫師則表示,若本身為高度近視或原本就有乾眼症、青光眼等眼部疾病,手術後依舊還是會存在,其中乾眼症術後最快三至六個月,最久甚至一年後就會恢復到手術前原本情況,值得注意是,高度近視者原本就有眼部疾病等風險存在,因此術後仍須定期追蹤。
術前評估、認識風險 近視雷射成功關鍵
此外,對於老花眼是否能接受近視雷射改善此情況,許承儒醫師解釋,造成老花眼的原因在於睫狀肌的肌力功能衰退,目前臨床上的確也有老花雷射手術能做到刻意保留兩眼視差的成果,讓一眼能看近、另一眼則能看遠,達到近視老花的效果。
「不管哪一種手術,關鍵在於術前的詳細評估。」許承儒醫師也提醒,近視雷射手術也是手術的一種,任何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存在,因此術前評估的過程是否能做到嚴謹把關的原則,且讓病患在充分理解手術風險後,再去決定是否執行手術,才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尤其手術當天還得再接受相關數據的確認,以避免數據浮動過大影響手術成果,最重要若為高度近視者、容易誘發併發症的族群,即使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後,仍得定期追蹤,確保晶亮健康。
文/呂佳恆 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