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後疫情時代 台日學者齊聚深入談論生死創傷自我照護

後疫情時代 台日學者齊聚深入談論生死創傷自我照護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及龍巖慈善基金會今天舉辦「後疫情時代的生命關懷」市民講座,台日學者專家齊聚探討後疫情的生命關懷。日本心理學專家岩壁茂教授談疫情集體失憶,提出創傷知情教育、對創傷者陪伴及創傷焦點治療。國北護生諮系助理教授郭瓈灧談「自我憐憫體驗」,以正念培育智慧與慈愛,同時還有「預立遺囑」、「預立醫囑」與「殯葬自主」等講座內容。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系友會與龍巖慈善基金會今天在台北市青年局演藝廳舉辦「後疫情時代的生命關懷─『情緒、醫療、財產、殯葬』的自主與尊重」市民講座,吸引許多民眾參加。龍巖慈善基金會現場還發送「好命筆記本」。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主任李佩怡開幕致詞指出,疫情後大家能脫下口罩與別人見面,今天邀請專業優秀專家及教授從各種角度面向探討後疫情時代的生命關懷。龍巖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梁建芸說,疫情離現在也有四年時間,在疫情階段,大家無法為死亡前做準備的失落,希望藉由這次活動講座,重新收穫及療癒來不及處理的悲傷情緒。方俊凱醫師指出,在醫院安寧病房的臨床經驗,看到很多在處理哀傷問題,希望這次的講座可以幫助每一個人有更多的學習。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與龍巖慈善基金會17日舉辦「後疫情時代的生命關懷」市民講座,日本大阪立命館大學心理學專家岩壁茂教授(圖)談疫情帶來的死亡與創傷」。

上午場由日本大阪立命館大學的心理學專家岩壁茂教授(Shigeru Iwakabe)主講,探討「疫情帶來的死亡與創傷」, 岩壁茂指出,請大家思考疫情結束了嗎?是疫情還持續著,還是情緒還持續著?大家對於新冠疫情的集體失憶,從集體創傷到集體失憶,好像很多人都不想去記得疫情發生,有些人回到一般日常生活,有些人還活在疫情影響之下。

他現場統計發現,在場只有三、四成覺得疫情已經結束,而研究人員預估疫情對社會影響會至少持續50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帶來很多健康上影響,很多人在確診後也發展出心理健康的問題, 同時很多創傷在疫情間發生,包括污名化及悲傷等等。

岩壁茂也提到創傷照護與治療金字塔,最基本是民眾要具備創傷知情照護的認識,這需要推動民眾對創傷知情的教育,防止再次創傷;第二層是回應照護創傷的心理急救措施,需要對創傷者提供陪伴與同理心;第三層是提供創傷焦點治療,以專業心理治療,如身體經驗療法來疏導因創傷帶來的身心後遺症。

接著,國北護生諮系助理教授郭瓈灧談「自我憐憫體驗」,她以北極熊在研究人員的追捕行動時受到創傷,麻醉昏睡熊的身體自然做出劇烈顫抖之後,又以非常多次深呼吸而獲得平靜。帶領現場民眾認識人在受創傷後,亟需要以正念進行身體覺察與進行深呼吸,現場以沉靜緩和的語調帶領民眾進行身體覺察的呼吸練習。

她說,正念是有意識地、不加評判地,留心當下此刻,而升起的覺察,藉以了解自己,培育智慧與慈愛,利用覺知三角:身體、情緒、認知,「呼吸在哪裡,注意力就在哪裡」。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與龍巖慈善基金會17日舉辦「後疫情時代的生命關懷」市民講座,台日學者專家齊聚探討後疫情的生命關懷。(右二為國北護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主任李佩怡,右一為龍巖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梁建芸)

下午場:望向光明的善終─談「預立遺囑」、「預立醫囑」與「殯葬自主」,龍巖慈善基金會特聘富銘律師、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方俊凱醫師及龍巖慈善基金會禮儀顧問程一方董事,深入探討遺囑規劃、預立醫療決定與殯葬自主。富銘律師介紹5種符合法律的遺囑書寫方式,並舉實例方式,深入簡出的講解,讓大家能清楚瞭解預立遺矚的重要性。透過專家的分享來提升大眾對生命議題的認識,並幫助民眾為自己及所愛之人自主規劃新人生。

方俊凱指出,關於預立醫囑,台灣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兩部保障善終權的法律,也有優質的安寧緩和醫療與全民健康保險給付,讓善終是可以預期的。然而,大家如果自己沒有在自己意識清楚的狀況下表達意願,再好的善終照護也無法獲得。預立醫囑,讓自己的善終權能被保障,也能讓自己和留在世上的親人生死兩相安。程一方禮儀師由「殯」與「葬」的文化,強調殯葬自主提前規劃的重要性。(照片均由國北護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後疫情時代 台日學者齊聚深入談論生死創傷自我照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