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眾科技推價值交換基建,助港Web3生態繁榮
香港2025年4月7日 — 4月7日,在2025香港Web3嘉年華上,微眾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微眾科技董事馬智濤以「助力香港Web3生態繁榮」為主題,基於區塊鏈技術提出一套兼顧高效、安全、合規的機構間「價值交換基建」解決方案。當前正值香港大力推動Web3融入傳統金融體系之際,此番倡議有望助港加速落地穩定幣、現實資產代幣化(RWA)等合規創新場景。
香港近年透過系列政策引導Web3合規發展,吸引了全球金融科技機構搶灘,機構間交易模式不斷演進。然而,隨著市場規模擴大,現行交易模式漸顯局限,難以滿足機構間價值交換的多重需求。
馬智濤剖析現行四大模式的痛點:單鏈架構無法完成多資產跨鏈流通;場外交易(Over The Counter,簡稱OTC)高度依賴交易對手信用;去中心化交易所需將多條鏈上的不同資產封裝到單一鏈上,資產流動性有所削弱;而中心化交易所需用戶放棄私鑰控制權,其繁複的交易環節也犧牲了用戶體驗。
是否有兼顧高效、安全、合規等需求的可行方案?馬智濤指出,需要一個通用基礎設施來支撐不同類型資產接入;透過「原子交易[1]」機制保證交易與資產安全;設立准入原則,確保交易雙方均是監管體系的合規持牌機構。
區塊鏈或為解決以上難題的有效解決方案。馬智濤認為可發揮區塊鏈作為信任機器的作用,回歸區塊鏈技術本源,打造安全可信的價值交換基建。
會上,微眾科技面向香港Web3打造的區塊鏈基礎設施POTOS (Portal of the Orient Symposium for Web3)正式發佈。POTOS首階段將以「價值交換基建」解決方案為核心,為機構間價值交換帶來三重保障:一是構建一條高性能底鏈,並打通不同類型資產;二是引入可信跨鏈協議和智能合約,保障機構間多鏈資產原子性交換;三是整合多群組與零知識證明等技術,劃分機構間價值交換「協作網」,保障交易安全與合規。
「我們希望這場由『信任機器』驅動的價值交換變革,能夠真正為香港Web3生態躍升築牢信任基座。」馬智濤表示,微眾科技是微眾銀行在港全資子公司,將依託微眾銀行在區塊鏈領域的深厚積累,助力香港升級價值交換基建,吸引更多機構以香港為節點,開展合規創新的Web3實踐。
POTOS的技術底座源自微眾銀行牽頭研發的區塊鏈底層開源平台飛梭鏈(FISCO BCOS),繼承了飛梭鏈的金融級性能與開放性優勢。飛梭鏈於2017年全面開源,單鏈處理能力達20萬TPS並支持橫向擴展,已應用於「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等逾500個產業數碼化項目,形成覆蓋5000餘間機構與10萬餘個人用戶的開源生態圈,成為區塊鏈技術的事實標準。
[1] 原子交易(Atomic Swap)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實現的資產交換機制,能確保多鏈資產交換像「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般同步完成,有效避免交易對手違約風險。 |
關於微眾科技
微眾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微眾科技」)成立於2024年6月,為微眾銀行在港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微眾科技依託微眾銀行領先的金融科技能力,立足香港,堅持科技輸出,為全球客戶提供數字金融與數字基建解決方案。2024年10月,微眾科技加入香港金融管理局Ensemble架構工作組,為香港代幣化市場創新發展提供區塊鏈技術支援。
關於微眾銀行
微眾銀行是全球領先的數字銀行。微眾銀行以「讓金融普惠大眾」為使命,以科技為發展驅動力,為小微企業和普羅大眾提供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微眾銀行已累計服務超4.2億個人客戶,累計申貸的企業客戶數超580萬,並持續在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等關鍵技術領域開展研用攻關,累計申請專利超4,00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