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壯運65歲組台灣不老足球隊 老國腳橫跨三世代同樂
圖說:目前國內65+歲還活躍在球場上的老國腳群幾乎皆在「台灣不老足球隊」。
(「笑傲足球部落報」FB發行人龔義三及社長何長發與「樂聯網」連結,在此「龍來共發」抓住時事分享國內外足球評論讓您掌握全球視角:)
寶島台灣難得首辦全民參與的世壯運,不少是一人或一隊參賽輕易奪金,金牌拿得真爽,但奪金沒啥了不起,參與運動同樂才是宗旨。而由一群民國五字頭之前出生的老國腳為主組成的「台灣不老足球隊」,報名角逐2025年雙北世壯運65歲以上級別足球賽,可說是中華老國腳從上世紀60年代橫跨至80年代,由最年長的80歲老國腳黃金益領銜,與正好達65歲級的張惠雄及楊智雄等15位老國腳,共同銜接傳承三個世代的中華老國腳群,重披這次「台灣老爺足球隊」戰袍,相聚在寶島台灣舉辦的世界壯年運動會老爺賽場上,見證另一頁的台灣本土足球員的足跡。
可以說目前國內65+歲還活躍在球場上的老國腳群幾乎皆在「台灣不老足球隊」,這群平時每週都在台北及高雄樂踢老爺球的老傢伙,以台北孔雀與高雄雷鳥球會為主聯合組隊,其成員背景,仿佛讓我們看到國內現今仍活躍在老爺球壇最老字號球會孔雀、南友,還有雷鳥的影子,因為陣中最資深的80歲老國腳黃金益,他是老南友出身,現在老孔雀的核心領導者,74歲的老國腳周正宗,是老雷鳥的核心人物。
要知道,無論孔雀或南友可是國內僅存的民國四字頭創軍的老牌球會,台北孔雀成軍於民國48年,而台南南友創會於民國49年,至於高雄雷鳥則創組於民國58年,前者至今已有66年悠久隊史,後者也已有逾半世紀以上達56年的隊史。
這一群昔日入選國家隊的老國腳,從早期老前輩參與的韓國金鐘泌盃、泰后盃、美國建國兩百週年紀念賽、印尼瑪拉哈林盃,到後來的奧運足球會外賽以及世界盃會外賽,他們都是寶島台灣本土足球紮根的老國腳成員。
且看這次世壯運台灣正港65歲以上不老足球隊本土老國腳陣容:
60年代指標性老國腳黃金益(第一次當國腳年份1966年韓國金鐘泌盃)
70年代國腳群(依首次當國腳年份排序):
1974年:周正宗、羅智聰(兩人首次當國腳都是1974年泰后盃)。
1976年:李冬嘉(1976年美國建國兩百週年紀念賽)、吳景榮(1976年印尼瑪拉哈林盃)。
1979年:余建政、杜登盛、吳水吉、吳昭興(四人都是1980莫斯科奧運足球會外賽代表)
80年代國腳群(依首次當國腳年份排序):
1981年:蕭永福、莊俊勛、張生萼、張惠雄(四人都是1982世界盃會外賽代表)
1983年:黃柏彬(1984奧運足球會外賽代表)
1985年:楊智雄(1986世界盃會外賽代表)
台灣65+不老足球隊這群成員,除了上述的15位老國腳外,還有昔日第一批遠征歐洲的華青老戰將劉森華,省體老搭檔張生平、王坤德、黃寶輝,老南友出身的林明宗及林南明,經常活躍在孔雀老爺賽場的劉永和、陳錦芳、徐明林及吳春棋,加上一生熱愛足球的大老闆劉福財也拉發哥來參一腳。
事實上,這次台灣65+不老足球隊參與本土舉辦的世壯運,老國腳從60年橫跨到80年三個世代,由80歲最老國腳黃金益領銜,正是秉持賽會「終身運動」及「全民運動」的宗旨,場上輸贏已不是這一大把老骨頭所在意的啦,人生難得同愛踢球的老友會聚一塊享受足球活動,那才是最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