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國際發明展」成功舉辦 兩岸共創雙贏 福澤萬世子孫
(鄒志中特稿) 「以發明創新為橋梁,共創兩岸美好未來」兩岸關係歷經數十年來的各自發展,其間交織著複雜的政治、經濟、社會因素。近年來,隨著美國史上最強勢的總統川普即將上台,國際局勢的瞬息萬變,牽動著兩岸未來的交流與發展,兩岸交流也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與機遇。兩岸如何以「發明創意」為新思想的核心,如何有效改善兩岸交流現狀,如何透過創新交流的新合作模式,共同克服困境,則將創造更多兩岸雙贏的局面,福澤兩岸萬世子孫。
近年來,兩岸交流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呈現出複雜多變的局面。一方面,兩岸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交流日益密切,民間互動頻繁。例如,馬英九基金會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促成兩岸學生學術交流,為兩岸青年搭建溝通平台。另一方面,兩岸政治關係緊張,兩岸官方交流中斷,加上強勢美國的影響力,導致兩岸交流受到頻頻受阻。
在當前的國際政治背景下,兩岸交流面臨著多重困境與機遇。隨著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政治緊張關係加劇,兩岸交流的各個層面受到影響。然而,這些挑戰同時也為雙方提供了新的合作機會,特別是在科技創新、發明創意、教育交流和文化傳承等領域。
據了解,中共強調「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以促進兩岸關係的交流與融合。然而,台灣政府對此持卻態度謹慎,特別是在涉及國家主權和安全的問題上,更是毫不退讓。
馬英九基金會在推動兩岸學生學術交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基金會近期邀請了多所中國大學的學生們來台參訪,旨在促進兩岸青年之間的互動和理解。這些活動雖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政治爭議,但仍顯示出兩岸民間對於兩岸學生間交流的渴望。
「高雄國際發明展」作為一個重要的科技創新平台,對於促進兩岸及國際科技合作具有顯著的影響。高雄國際發明展匯聚了來自台灣及中國大陸世界各國的創新產品和技術,為雙方提供了一個展示各自科技成果的舞台。這樣的交流不僅能讓參展者了解彼此的技術優勢,還能激發新的合作機會。例如,許多台灣企業在展會上展示其在智能製造和綠色科技方面的創新,吸引了中國大陸及世界各國企業的關注,促進了雙方在這些領域的合作。
展會提供了一個多元化的交流平台,使得兩岸的發明者、企業家和學者能夠面對面交流。透過論壇、研討會和洽談會等形式,參與者可以分享各自的經驗和觀點,探討合作可能性。例如,過去幾屆展會中,許多台灣和中國大陸及國際的企業在會後達成了技術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新產品。
「高雄國際發明展」中的技術轉移活動使得兩岸及國際企業能夠直接洽談技術授權和合作開發事宜。這些活動有助於降低技術轉移的門檻,使得雙方能夠更容易地獲取對方的先進技術。例如,一些台灣企業在展會上與中國大陸及國際的學術交流科研機構達成協議,共同開發新型材料或電子產品。
「高雄國際發明展」展會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和資源提供者,為兩岸及國際科技合作提供了資金支持。許多投資者對於具有創新潛力的項目表示興趣,這為雙方企業提供了資金上的保障,有助於推動合作項目的實施。例如,在最近的一屆展會中,一個台灣團隊成功獲得了來自國際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以擴大其產品在市場上的影響力。
「高雄國際發明展」促進了兩岸及國際科技人才之間的人員交流。許多參展者不僅是企業代表,還包括學術界的人士。這種跨界交流有助於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並促進知識和技術的共享。例如,一些台灣學校與中國大陸及國際學校在展會期間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合作共同推動科研項目。
「高雄國際發明展」作為一個兩岸重要的科技合作平台,不僅展示了兩岸及國際學子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成就,也為各方提供了廣泛的合作機會。透過展示、交流、技術轉移、資金支持及人員互動等多種方式,該展會有效地促進了兩岸及國際科技合作,有助於提升整體競爭力並推動經濟發展。
「科技創新」無疑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在高雄國際發明展等平台上,台灣展現了其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潛力。這些展會不僅吸引了國內外創新者,也為兩岸企業提供了合作機會。根據統計,參加這些展會的企業與學校普遍反映出對於跨境合作的強烈興趣,尤其是在智慧財產權和科技技術發明成果轉移方面。
「科技創新」在兩岸交流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兩岸科技創新合作也得到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自2001年以來,中國大陸先後出台多項政策,旨在促進兩岸在科技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例如,國台辦和國家發改委於2018年發布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鼓勵台灣科研機構和企業參與大陸的重點研發計劃,享有與大陸同等的政策待遇。這些政策不僅為兩岸科技合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也為雙方的研究人員和企業創造了更多的合作機會。
「科技創新」促進兩岸在共同研發和技術共享方面的合作。通過設立聯合研究中心和技術轉移機構,兩岸科研人員可以共同開展研究,分享最新的技術成果。例如,兩岸已經建立了多個科技園區,這些園區成為了雙方企業和科研機構進行技術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這種合作不僅提升了兩岸「科技創新」的技術水平,也增強兩岸產業的競爭力。
「科技創新」也激勵了兩岸青年在創新與創業方面的積極性。隨著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的建立,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選擇到中國大陸發展,參與當地的創新項目。這些基地不僅提供資金支持,還提供必要的資源和網絡,使青年能夠更好地實現他們的創業夢想。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許多參加這些基地的青年成功創辦了自己的企業,並在市場上取得了良好的反響。
「科技創新」有助於提高兩岸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透過加強合作,雙方可以共同開發符合國際標準的新產品,提高市場佔有率。此外,共同參加國際展會和論壇也有助於提升雙方品牌形象及影響力,使其在全球市場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隨著「科技創新」的推進,兩岸產業也在不斷升級。台灣在半導體、電子產品和綠色科技等領域具有優勢,而中國大陸則在製造業和市場規模上佔有優勢。透過科技合作,雙方可以互補優勢,共同推動產業升級。例如,在高端製造和智能製造領域,台灣企業可以利用大陸的生產能力,而大陸企業則可以借助台灣的技術優勢來提升產品質量。
「科技創新」在兩岸交流中不僅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增進相互理解與信任的重要橋樑。隨著未來合作機會的不斷增加,兩岸之間的科技交流將持續深化,有助於實現共同繁榮。
據悉,由「台灣愛迪生」鄧鴻吉在台灣投審會的同意下,在大陸成立的「重慶鄧鴻吉創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推動兩岸「科技創新教育」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該公司專注於教育科技產品的開發,並積極尋求與兩岸企業界的合作,促進兩岸在教育科技領域的共同發展。
「兩岸學生學術交流」是增進兩岸理解的重要途徑,類似「馬英九基金會」在推動兩岸學生學術交流活動,讓兩岸人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彼此。近期,中國大陸學生組團在台灣參觀時,不僅體驗了當地文化,也感受到了台灣民眾對和平與合作的渴望。儘管面臨許多挑戰,「兩岸學生學術交流」仍然充滿潛力。未來需要更多的兩岸平台來促進雙方在科技、教育和文化等領域的合作。透過建立互信機制和開放政策,可以有效地翻轉經濟並實現共同繁榮。
據了解,「重慶鄧鴻吉創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個成功的創新案例。公司創辦人鄧鴻吉被譽為「台灣愛迪生」,他在發明領域取得卓越的成就。該公司通過創新教育,在兩岸培訓出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及老師,為兩岸的科技創新做出了重要貢獻。「重慶鄧鴻吉創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兩岸的成功經驗,為兩岸創新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兩岸交流面臨著諸多挑戰,但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機遇。通過加強創新合作,可以有效克服兩岸交流的困境,實現互利共贏。兩岸青年應該積極參與到創新合作中來,為兩岸關係的發展貢獻力量。
鄧鴻吉指出,為表示對參與發明展國家的尊重,「高雄國際發明展」對所有參展國家均可掛上國旗以示尊重其在台的交流活動。鄧鴻吉感謝台灣相關部門能以有始以來最快速度六天,就通過辦理「入台證」給中國大陸的學生們,讓大陸學生們可以順利參加「高雄國際發明展」,台灣相關部門都稱讚說這是兩岸學生學術最好的交流活動。台灣在兩岸教育領域終於開放入台證給大陸學生們來互相學習,為兩岸未來開闢出斬新的第一條路。可惜因最後一天因「入台證」太晚未處理好,導致大陸方面作業不及而無法順利來台參加「高雄國際發明展」,鄧鴻吉說他也深表遺憾。
「高雄國際發明展」作為一個國際化的交流平台,吸引了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者。這不僅促進了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學術科技交流,也為兩岸學子提供了展示其創新成果的機會。例如,展會上展示了超過1500件的專利發明品,這些產品的曝光有助於提升兩岸學子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中國大陸重慶渝中區曾家岩小學六件作品也獲得四面金牌與兩面銀牌,成績亮麗。
創新與發明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強大動力。通過創新合作,兩岸可以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為兩岸和平發展做出貢獻。兩岸交流面臨的困境是客觀存在的,但機遇也同樣存在。透過在科技創新、學術交流等領域的合作,可以為兩岸關係注入新的活力,促進兩岸的共同發展。兩岸青年是兩岸關係的未來,我們應該為他們創造更多的交流合作機會,鼓勵他們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貢獻力量。
總體而言,兩岸交流既有困境也有機遇。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兩岸唯有加強雙方在各領域的互動將有助於提升整體競爭力和促進和平穩定。只有通過持續努力和開放心態,才能真正實現兩岸人民之間的深度融合與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