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升級,美國農民能否扛得住?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額外10%的關稅,使現有關稅累計達到20%。該措施將於本周二(3月4日)生效。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周一稱,“可靠消息人士透露,中國正在研究擬定相關反制措施,可能包括關稅和一系列非關稅措施,來應對美國以芬太尼為由再次威脅對中國商品加征10%的關稅。”
今年1月,特朗普威脅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征收關稅,加拿大和墨西哥官員和他溝通,獲准關稅推遲30天,但中國沒有類似行動。2月4日,特朗普決定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
特朗普還指責北京未能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中國方面對此回應稱這是“敲詐”。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拉特尼克(Howard Lutnick)周日在福克斯新聞的一次電視采訪中表示,中國不僅沒有阻止芬太尼制造,反而為相關化學品提供“最高額補貼”。
“中國必須停止對美國人的殺戮,”他說。
中國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也在周二開幕。期間將由總理發布“政府工作報告”,並提出年度經濟成長目標。
美國農產品可能遭受打擊
長期以來,美國農產品出口在中美貿易緊張時期常成為中國反制的目標。
《環球時報》報道稱,“對原產於美國的農食產品加征關稅大概率會被列入到反制措施當中。”
盡管自2018年以來進口量有所下降,但中國仍然是美國農產品的最大市場。
2018年,北京對大豆、牛肉、豬肉、小麥、玉米和高粱等商品加征最高達25%的關稅,以報復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
2024年,中國進口了價值292.5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比2023年下降14%,而2023年的進口額相比2022年已下降20%。
與此同時,北京通過擴大農產品進口來源及提高國內生產能力增強糧食安全。
盡管如此,中國仍是美國農產品最大的出口市場。
“不可替代”的市場
如果北京對美國新關稅作出反制,美國農產品出口預計將進一步下滑。美國農業界人士和貿易商認為,中國市場“不可替代”,即使他們正在尋找其他市場以彌補中國需求的下降。路透社列出了兩國主要農產品貿易情況。
大豆
大豆是美國對華最大的農產品出口。2024年,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大豆總額為128億美元,佔其大豆出口總量的一半。
為減少對美國供應的依賴,中國正越來越多地轉向價格更低、供應更穩定的巴西大豆。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美國大豆在中國市場的佔比已從2016年的40%下降至2024年的21%。
玉米
美國曾長期是中國的主要玉米供應國,直到2022年北京批准從巴西進口玉米。
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玉米僅為5.61億美元,而2023年該數據為26億美元。
過去十年,中國的玉米需求大幅增長,以支持其龐大的畜牧業。然而,如今巴西已迅速超越美國,成為中國玉米的主要供應國。
肉類及內髒
中國是美國雞腿、豬耳朵和內髒產品的重要市場,而這些產品在美國國內需求較少。
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肉類及內髒總額為25.4億美元,而2021年為41.1億美元。
棉花
按價值計算,中國約佔美國棉花出口的四分之一。2024年,美國對華棉花出口額為14.9億美元,略低於2023年的15.7億美元。由於經濟形勢不佳,中國對紡織品和服裝的需求下降,影響了美國棉花進口。
高粱
盡管中國對美國高粱的進口略有上升,但中國正試圖減少對美國飼料糧的依賴。高粱主要被用作玉米的替代品。
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高粱價值為17.3億美元,高於2014年的15.2億美元。
然而,美國對華高粱出口正面臨來自澳大利亞、阿根廷以及更便宜的巴西玉米的激烈競爭。
小麥
2024年,中國進口了近6億美元的美國小麥,創下三年來的最高紀錄。但由於國內供應充足,近期中國減少了整體小麥進口,這可能會影響未來的美國小麥出口。
特朗普關稅政策“將適得其反”?
分析人士認為,北京仍希望通過談判與特朗普政府達成妥協。但目前尚無貿易談判的跡象,兩國關系緩和的可能性正在減弱。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王棟表示:“中美之間的貿易戰並非不可避免,但特朗普現在決定加征關稅是一個錯誤決定。”
他說,“特朗普及其顧問可能認為此時加稅是向中國施壓並釋放信號,但這一舉動將適得其反,中國必然會作出強烈回應。”
特朗普第一任期內,中美相互加征關稅,引發全面貿易戰,導致金融市場動蕩,並拖累全球經濟增長。
這一次,特朗普在2月4日加征關稅後,作為報復措施,中國當天宣布從2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包括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征10%關稅。2月4日,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還宣布對仲鎢酸銨等25種稀有金屬產品及其技術實施出口管制。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2月28日表示,美方此前以芬太尼等為由對中國加征10%關稅,這次又威脅再次加征關稅純屬“甩鍋推責”。他還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反制措施,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稱,“希望美方不要一錯再錯,盡快回到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
一周之前,白宮發布了一份“美國優先”投資備忘錄,其中將中國列為“外國對手”之一。
據《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的前任和現任顧問透露,特朗普對與習近平達成廣泛貿易協議表現出興趣。這項協議可能涉及中國加大對美采購和投資,以及雙方在核安全等問題上的合作。
特朗普曾表示,他與習近平關系良好,希望中國加大對美投資。今年2月,當被問及是否願意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時,特朗普回應:“有可能。”
(綜合報道)
DW中文有 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