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昔日伙伴,今日宿敵:普京的25年總統生涯

(德國之聲中文網)1999年8月,普京被提名出任俄羅斯聯邦總理。1999年2000年新舊交替之際,普京接替疾病纏身的葉利欽正式成為俄羅斯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普京就已明確表示,俄羅斯過去是、今後也仍將是一個世界強國。在歐洲,普京被普遍視為改革者,並希望他將重整九十年代以來陷入混亂的俄羅斯。

2001年6月,美國新總統喬治·W·布什同普京舉行峰會之後稱普京“值得信任,坦誠直率。”作為北約頭號強國總統的布什表示,他同普京“坦誠相見、直視靈魂”。

2001年9月,普京在德國聯邦議院發表演說,表示俄羅斯願意成為歐洲的安全伙伴。與此同時,他對美國所扮演的主導地位則提出質疑。普京還表示,並不排除俄羅斯今後加入歐盟和北約的可能性。

歐盟和俄羅斯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及資助協定。雙方甚至還希望努力打造“戰略性伙伴關系”。北約在莫斯科開辦了辦公室,而俄羅斯也向布魯塞爾北約總部派駐了代表。雙方還建立了北約俄羅斯特設理事會,以共同商討戰略問題以及中東歐國家自願加入北約的問題。

作為歐盟原油及天然氣的主要供應方,俄羅斯同歐洲的貿易關系日漸熱絡。盡管普京打壓國內反對派以及限制新聞自由的做法當時已經盡人皆知,但時任德國總理的施羅德仍形容普京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民主派”。卸任總理職位之後,施羅德在俄羅斯國有能源公司中獲得了待遇優厚的職位。

普京的轉變

2006年,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普京正式向世人展示了他的轉變。他抱怨西方世界不再視俄羅斯為列強,並指責北約東擴是西方違背承諾。他表示,北約國家曾經承諾不會將勢力擴展至俄羅斯邊界,但這一承諾已經被西方忽略。而事實上,恰恰是俄羅斯在1997年同北約簽署協定,同意了北約的東擴。

俄羅斯進而退出了裁軍協定,並對美國擬議中的導彈防御計劃予以強烈譴責。2008年4月,北約峰會同意有朝一日會接受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此舉令普京出離憤怒。

2008年8月,普京向歐洲人展示了他的軍事實力。他下令對格魯吉亞發動進攻,短暫的軍事行動後,俄羅斯將格魯吉亞領土南奧賽梯和阿布哈茲置於俄羅斯的管控之下。

直到2013年,歐盟委員會仍然堅信,從長遠角度而言,歐盟可以同俄羅斯共同打造從裡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廣袤“經濟和人文區域”。

普京的戰爭

2014年春季,親俄羅斯的烏克蘭總統被驅逐出境,首都基輔爆發親民主的“廣場革命”後,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對烏克蘭發動攻擊。他無視國際法,非法佔領了克裡米亞半島,並將親俄派武裝佔領下的烏克蘭東部置於俄羅斯管控之下。西方國家一邊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一邊試圖居中調停。在時任德國總理的默克爾和法國總統奧朗德調停之下,各方簽署了旨在恢復和平的明斯克協議。但這一協定卻並未給烏克蘭帶來和平,德國總理默克爾事後解釋說:“協定的目的是為了給烏克蘭贏得時間,以便變得更加強大。”

歐盟同俄羅斯的關系急劇惡化,但這並未影響俄羅斯的能源繼續源源不斷地輸往歐洲。在歐洲人看來,普京正在逐步演變為專制統治者。2021年,歐盟表示,歐俄雙邊關系已經開始了“惡性循環”。

2022年3月,俄羅斯軍隊發動大規模侵烏戰爭之後不久,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普京已經變成慘無人道的“獨裁者、戰犯和殺手”。北約也將普京治下的俄羅斯定性為“歐洲和平的最大威脅”。歐盟對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並試圖切斷來自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然而即便是在戰爭爆發兩年之後,這一目標仍未完全實現。俄羅斯的液化天然氣仍在繼續輸往歐洲。與俄羅斯的貿易雖然在大幅萎縮,但許多歐洲公司仍在俄羅斯開展業務,食品、制藥和化工行業也並未被列入制裁行列。

普京執掌俄羅斯25年之後,北約又不得不面對一場新的軍備競賽。防範俄羅斯的侵略也已經成為北約的首要任務。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Bernd Rieger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