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足球生態回歸理性 金元青訓造血勝過搞歸化
讓足球生態回歸理性 金元青訓造血勝過搞歸化
(「笑傲足球部落報」FB發行人龔義三及社長何長發與「樂聯網」連結,在此「龍來共發」分享國內外足球評論:)
過去十幾年來,中國大陸「金元足球」俱樂部運營模式下,帶給中國足球最大的影響,卻直接反映在國家隊戰績下滑的不爭事實。很多人納悶為什麼金元足球還能讓國家隊戰績下滑了?這個道理似乎不太通,因為像皇馬、巴薩、大巴黎、曼城等豪強的投入,會讓他們各自國家隊的足球水準下滑嗎?
解答這問題有個大前題,別忘了,那五大聯賽國家已經繁榮到人才在足球市場上頻繁流動,並且整個歐洲足球關係緊密,而中國大陸足球現狀,說實在的,目前情況就是自己聯賽體制不健全的後果。阿根廷首位世界盃冠軍大師曼諾提曾經說過,「足球這項運動是八個人抬鋼琴,三個人彈鋼琴。」這句話說出了足球運動的基本本質情況。11人的人數中總有幾個核心球員,而其他球員則要扮演好為核心球員鋪路,為整體做貢獻的準備。這就像現在流行的那個詞彙叫「當僚機輔助」。
那麼看看中超俱樂部的實況,絕大多數的球隊現狀都是幾個外援扛起中軸線或者球隊攻防轉換和破門的大任,中國本土球員只需要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驟或者把能傳好的球別傳丟就行了。久而久之,中國球員大部分都成為了那「八個抬鋼琴」的人。彈鋼琴的任務全被外援給包辦了。這個情況不是一年兩年了,翻看過去那些年的射手榜和助攻榜,有多少中國球員能夠前十榜上有名?
久而久之,這樣反而阻礙了中國本土造就那「三個彈鋼琴」的人才,而是越來越依賴上了讓外援來扮演這一角色的方法。很多中國俱樂部教練也直言,這確實管效,尤其是弱隊,把能力強的三四個外援放在前場,其他本土球員全部負責防守,就這樣打反擊,保級也挺穩當的。
這就出現了中國本土球員在聯賽中有外援傳幫帶的作用下看似還行,一到國家隊,發揮判若兩人。因為一年又一年在俱樂部的踢球方式趨向於靠外人,導致中國本土越來越缺少發動機的人物,最終,本土球員們站上了國家隊比賽的球場,慌張和無助成為了他們的心態,因為場上沒有外援了,戰術指令沒有那麼簡單了,效果踢不出來了。
金元足球讓中國國家隊退步,還帶來另個後患無窮,因為國家隊戰績不好,所以就要想盡辨法搞「歸化球員」,因為要歸化球員所以要重新制定規則,屆時,聯賽的公平性和觀賞度要打上問號。國家隊還是自己的國家隊嗎,也要打上問號。一心去歸化了,還有誰繼續認認真真搞青訓,那又是一個問號?
說到底,依舊沒有能夠認清真正的本質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讓市場回歸理性,扶持維護青訓球隊才是長久發展之道。國家隊可能用一時的歸化來解決戰績問題,但是十年、幾十年不可能永遠都用這個辦法,國家隊不是俱樂部,歸化球員絕非是一劑良藥,止痛劑雖好,但是病灶需要找到根源。同樣的道理,如今中國大陸足球存在實質的青訓荒漠,投機取巧地去挖空心思「搞歸化」,只會獲得短暫的成功,踏踏實實搞青訓才是長久的勝利。
試想一下,一支豪門俱樂部擁有著五六個歸化球員,四個外援一個門將勇奪了中超冠軍,就算30輪連勝,最終到頭來國家隊水準依舊是停滯不前,這樣的結局相信也是老球迷所不樂見的。
雖然球市繁榮能帶動了經濟發展,但是泡沫也在吹大,金元或許能刺激球市但是刺激不了國家隊戰績。中國足球還沒有能達到五大聯賽的那種環境,因為中國大陸的地基和基礎還有沒有歐洲那麼牢固,想要金元足球,可以,但是中國大陸的國家足球基層甚至亞洲足球的水準都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和沉澱,到那時候,有的球隊金元足球,有的球隊青訓造血,足球生態才算真正良好。
從長遠來看,讓聯賽市場回歸理性,並且注重青訓建設,年輕球員留洋等,才是發展的正道。限制中國境內球員的轉會身價以及限制新簽入外援的年薪都讓市場逐步回歸理性,當然這也需要時間的沉澱,因為一個政策的好壞並不是一年兩年就能看得出來的。
今天中國大陸足球所面臨的困惑,豈不正是我們眼前一些人陷在一味強調抓「歸化國腳」壯大國家隊的迷失裡,以及未來我們邁出職業足球聯賽的活生生課題,同樣給予我們很好的啟發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