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從疫情虧損到運量翻倍!總經理莊英震曝桃捷「逆襲之路」
桃園大眾捷運公司去年起受惠TPASS月票政策,機場捷運運量從原本疫情時期每日4萬多人,到今年突破11萬人成長兩倍多,也開始有盈餘,不過捷運公司未來還有許多挑戰,車廂及系統的升級、更新,產權從鐵道局移轉後的成本攤提,捷運綠線人員訓練,營運維護等,總經理莊英震接受《桃園電子報》專訪時,對這些問題都一一做了說明。
機場捷運去年開始運量大提升後,民眾對於發車間距時間比北捷要長許多,有些意見,這是否與列車數量有關?莊英震說明,疫情的邊境管制在111年10月結束後公司就有思考過這情況,問題在疫情期間運量銳減,人員晉用較少,因此趕快招募了27人,就是為了準備後續的班距恢復正常,其實機捷以前是沒有加班車的,公司也對民眾進行調查關於機捷的印象,一般都認為好像車速比較慢,實際上並沒有,機捷的直達車時速是58公里,普通車時速也有37公里,雙北捷運系統是30、31公里,機捷是比較快的,民眾會這樣感覺是機捷的車距較雙北長了許多,另外一個原因的確就是各車次間的班距,所以從去年開始以供給帶動需求的概念,想辦法讓旅客愛搭機捷,不是只有光依靠人的自然回流而已,改善的方法第一是從111年4月中開始有加班車,由於礙於司機人員還沒補足無法一次增加太多的車次,7月、10月逐步增加,到今年3月往北上午7~8時上班時間,增加4車次加班車,也就是在這一小時內A8長庚醫院站平均是5分鐘就有一班車,以目前來看乘載率每平方公尺是2點多人,運量上已經可以負荷,下一個管制點是達到每平方公尺3.5人時就會再增加加班車,但現階段是遇到車輛數不足的問題,當然公司也有想到一些方法,現在是北段A8到A1運量大,A2、A3站乘客也多,如果能紓解,問題大概就解決一大半,市府也希望把通勤人潮導向機捷,在多處安排了接駁車,如藝文園區到山腳,青埔的巡迴公車,新北泰山地區也安排了。
莊英震表示,機捷載客數成長比起其它捷運系統是成長非常多的,如與疫情前108年每天7萬多人相比較,今年機捷載客人數成長了50%,高鐵也不錯增加了16%,其他捷運系統,北捷是回到108年時的水準,這也是與桃園人口持續在增加有關,桃園人口成長率全台最高,這可以從機捷沿線的建設看得出來,如山鼻站以前人很少,在周邊蓋了許多大樓後,現在每天有2千多人搭乘。
載客人數增加對桃捷公司的財務助益不小,莊英震表示,疫情期間公司虧損8億多,再加上營運前20多億的虧損,公司整個30多億資本額是全數賠光,營運起來是非常辛苦的,好消息是去年公司已有1.2億的盈餘,已經多年沒發給員工的績效獎金今年恢復發放。
在長遠規畫上,張善政市長多次表達機捷要購置新的車廂及提升機電系統,對此莊英震表示,今年3月鄭文燦還在任行政院副院長時答應補助購買新的電聯車,這部分與交通部也達成共識購買10列車,其中6列車是直達車由交通部出錢,桃捷公司購買4列普通車,所有經費大概是各出一半,現在問題在號誌改善報價上沒有那麼順利,雙方還在努力中,無論如何,還是希望趕快有新的電聯車進來。未來機捷有些站附近市府已經規劃進行區段徵收,如中壢的A20站現在每天運量不到2百人,不過站體附近已經區段徵收完成即將配地給地主,一旦社區形成未來載客成長會相當可觀。
莊英震表示,從長遠來看機捷延伸到中壢火車站是有必要的,機捷的運送本來是以機場為主,從A1台北車站到桃園機場是主要的,再來是A18坐高鐵來要去機場的民眾,以後延伸到中壢火車站,就是運送坐台鐵來要去機場的民眾,此外還有都會間的捷運運輸,未來機捷的成長空間非常大。
除了人客數外,桃捷公司還有另個重要財源收入就是招商,莊英震首先說明,機捷的運量與北捷的比較,疫情前每天7萬多人是北捷各站運量的第8名相當於淡水站一天的運量,今年11萬多已經進入北捷第3名,相當於台北市府站,有人潮才能帶來錢潮,所以這條線做生意是比較辛苦的,但也不是說完全沒有機會,像A18高鐵桃園站、A12桃園機場站,出國的旅客多生意特別好願意進駐的店家也較多,但其它站廠商就會考量裝修成本,因此公司規畫了一些快閃活動讓廠商來試賣,比如公司找了牛軋糖名店來試賣,也找了早餐店進來,一個攤位很便宜一天才1百元,如果賣得好就會持續,如果賣不好店家虧損也不多,用這樣想法吸引廠商來。
莊英震表示,這是桃捷公司的附屬事業,的確是很重要,因為票價不可能太貴也不可能隨意調整,所以除了票務收入外,附屬事業的收入也可對營運有很大幫助,如果鐵道局產權轉移後,A8、A9、A19站有3個土地開發案,如環球購物中心等會對公司收入增加不少。公司在招商上的做法就是主動出擊,主動去接觸廠商,讓廠商不用花大成本又可有商機願意來,不僅只有站體內,公司也與市府各局處、知名商家緊密合作,沿線各站附近的一些景點與活動,桃捷公司也會主動協助,讓民眾可以考慮搭乘機捷來參與,增加運量,還有彩繪列車等,雖然每次活動收入並沒有很多,但一點一滴多樣開發、穩定成長,這是公司努力的目標。
在營運維護方面,莊英震表示,去年台中捷運軌道上異物掉落造成死傷讓大家都特別注意,機捷與工研院合作開發建置異物入侵監測系統,目前在架設中預計年底可以完成,除此之外,去年12月辦了5G智慧鐵道成果發表,過去營運時維護收集到的數據,無論是紙本或電腦內資料,都太少而且太慢,現在是自動擷取,現在一天可有12億筆,這些監控數據有些是要從資料匯流排中擷取,怎麼把資料抓出來,如果無法擷取另外會用旁聽的方式破解,到底裡面那些數據是有用的,另外很多要裝監測器如IoT等,對行車的可靠度、安全都有所提升,這些大數據也可讓公司知道所有系統的即時狀態,細部到行進中列車哪一個門沒關好、哪節列車內溫度他在辦公室內都可以看到,除了即時外,這些大數據也可預先告警,如果看到那個設備電壓一直掉,就算還沒真正出現故障,工程人員也會立即處理,這對運穩定幫助非常大,去年可控的延誤事件有17件,今年上半年僅3件預計今年只有去年3分之1,明年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