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語媒體:DeepSeek震撼美國 激勵歐洲

(德國之聲中文網)旗下擁有多家地區性大報的《德國編輯部網絡》以“圍繞DeepSeek的恐慌就像圍繞人工智能的狂熱一樣瘋狂”為題,刊發評論指出,一家中國小公司研發的AI模型居然能讓一家老牌企業股份蒸發數千億美元,足見人工智能領域如今瘋癲到了何種程度。

“這不僅僅事關股票市場的盈虧,也事關一項能夠改變我們生活的科技,事關誰能掌控這種科技。這就是一場地緣政治權力鬥爭。”

“通過股市投機致富的企業家梁文峰正在慶祝其在AI研發領域的重大突破,這絕非巧合。擁有領先的人工智能是保持美國經濟、軍事、政治實力的新關鍵所在。拜登希望通過出口管制來保持美國對中國的領先優勢,特朗普則宣布設立星際之門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合資公司,目的同樣是保持對中國的領先優勢。但如今,一家剛剛成立兩年的中國初創企業顯然跟上了美國人的腳步,而且其成本要低得多。這可真是來自中國的問候。”

“目前還很難判斷DeepSeek到底能做些什麼,但是特朗普的‘警鐘’說法卻是相當正確的,歐洲人也應該聽到這個警鐘。現在,這個純粹的中國AI模型正在全球千千萬萬台手機、電腦上安裝運行,而且由於其開源特性,還會成為無數其他應用程序的根基。”

“至於美國科技企業是否會利益受損,可能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並不重要。但是,一個專制政府控制的AI模型是否會成為無處不在的日常工具,這個問題則絕非無關緊要。”

杜塞爾多夫出版的德國《經濟周刊》以“DeepSeek表明,太多金錢會導致懶惰、失去創新能力”為題,刊發評論指出,中國人如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美國的制裁。

“這家初創企業的成就證明了一點:資源稀缺能夠激發創造力。而且,小團隊往往更加靈活高效,因為他們不得不專注於最重要的事項。技術資源有限則迫使他們尋找務實的、而非顯而易見的方案。此外,資金有限也意味著圍繞金錢分配的鬥爭會減少。”

“況且,美國的制裁也可能起到很強的激勵作用。中國人會覺得,現在必須要拿出實力讓人看看。這種激勵效應絕不容小覷,處於逆境之中的人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工作時間更長、更賣力。”

“DeepSeek的程序員們沒有頂級的H100芯片,只能使用減配版的H800芯片,但他們用創造力彌補了這一劣勢。H800芯片上總共有132個流處理器核心,工程師們對其中20個進行重新配置,使它們專門管理跨芯片通信。”

作者接著指出,特朗普在就職典禮次日就高調宣布耗資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AI基礎設施合資公司項目,這只會讓人懶惰,因為AI從業者會挖空心思去搞到這筆錢,而不是把精力更多花費在改進產品上。而且,DeepSeek也並非來自於資金充沛的阿裡巴巴等中國科技巨頭,而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

“這意味著什麼?科技制裁是一條錯誤的道路。歐美必須和中國展開一場(公平的)科技競賽。此外,政府不應當繼續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縱容那些財大氣粗的壟斷企業,而是應該首先確保市場的正常運轉。遺憾的是,我們不得不依靠中國來得出這個結論。”

慕尼黑出版的《南德意志報》以“中國的DeepSeek領先美國,這樣蠻好”為題,刊發評論指出,來自中國的AI模型打破了美國的壟斷,而且還證明了一件事:成本可以比以前低得多。

“這表明,世界不必繼續依賴美國的AI科技。不論是OpenAI還是谷歌,他們的人工智能程序都是加密的,但是DeepSeek的關鍵部分卻是開源的,每個人都能拿來並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改造。這意味著人人都能獲得廉價甚至免費的高性能AI,比如可以用來當作私人或者工作助理。這將是一場AI革命,受益的將不再是少數幾個億萬富翁。而且,下一代的此類AI模型不一定仍舊來自中國。”

“聽起來有點像充滿偏見的陳詞濫調:美國人依靠的是大量金錢以及超級計算機的力量,所謂大即是美。中國人則打造一款基於美國研發成果、卻更加節省的模式,並以此來對抗美國。DeepSeek已經找到了讓人工智能更加高效的方式,能夠節省資金和電力。當然,它也有其局限性:根據對比測試,最好的AI模型依然來自於OpenAI以及谷歌,DeepSeek的邏輯任務能力相對有限。而且,作為一家中國企業,DeepSeek也受到專制政權的支配。”

“中國已經在撼動美國的AI超級大國地位。OpenAI以及谷歌今後將更難從程序員等AI重度用戶處收取費用。美國企業以及投資者此前為AI統治戰略押注了重金,DeepSeek則讓這些投資陷入了風險之中。”

“然而,美國的優勢並沒有消失。今後較長時期內,中國人都將無法獲取英偉達的重要芯片,因為華盛頓對其實行出口管制。隨著AI熱潮的持續,芯片依舊會是緊俏商品。”

“不論如何,中國人告訴全世界,美國企業的壟斷是可以在形成之前就被打破的。美國人曾經有著可以將AI領域重要對手排擠出局的迷夢,現在卻突然從迷夢中驚醒。如今,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了地緣政治,最終,這將取決於誰能更好地將AI整合到軍事之中。”

“迄今為止,歐洲只是旁觀者。但現在,歐洲人必須盡快動手改造出符合自己需求的更高效、更廉價AI模型。中國人已經證明了:在人工智能領域,美國並非衡量一切的標准。”

瑞士《新蘇黎世報》以“中國AI可以為歐洲帶來一項關鍵優勢”為題,刊發評論指出,開源的中國DeepSeek以更低成本實現了與OpenAI的付費AI模型相媲美的性能,這證明人工智能競賽中,海量資金以及龐大算力並不一定是決定性因素。這也將激勵歐洲人同樣用相對更弱的算力來實現AI領域的趕超。

“Deepseek為歐洲科研人員和歐洲企業在AI方面取得真正進步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證明美國並不是人工智能競賽中無可爭議的領先者。這意味著歐洲在人工智能競賽中再次有機會重回領先。現在是抓住這個機會的時候了。”

“用戶需要每個月支付200美元才能無限制使用OpenAI的聊天機器人,但DeepSeek的AI模型卻是免費使用的,而且開源。這意味著誰都可以下載、查看、修改源代碼。對於歐洲企業而言,這是一個好消息。DeepSeek不僅僅比美國競爭對手便宜,還偏偏在數據安全方面更具吸引力:只要擁有足夠的自有算力,企業可以下載DeepSeek源代碼並部署在防火牆保護的企業內網中運行。這意味著企業能夠將AI嵌合到內部生產流程中,而不必冒著將內部數據暴露給外部公司的風險。OpenAI等公司的產品則不可能具備這種特性。”

“DeepSeek的模型對於研究人員而言也極具價值。他們既可以直接使用它,也可以在其基礎上改造開發出創新衍生品。通過使用自己的數據進一步訓練AI模型,研究人員可以讓DeepSeek專門用於某些特定任務。這需要大量專業知識,但是卻不需要太多的算力。這恰恰就是歐洲以及瑞士能夠發揮優勢的地方。”

“另一個因素可能更加重要:憑借DeepSeek,中國研發人員證明,哪怕在資金不足、算力不足的情況下,也能打造出優秀的AI模型。根據DeepSeek團隊描述其AI模型的科研論文,他們使用的芯片比美國競爭對手少得多也差得多,而成本相應地也只是美國競爭對手的一小部分。中國團隊還公開了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的詳細秘訣。”

“這也為歐洲研發人員憑借同樣少的算力打造自己的頂級AI模型開辟了道路。歐洲人再也沒有借口去顧影自憐了,因為他們擁有AI大潮前沿所需的最重要資源:聰明且受過良好教育的大腦。政府以及科研機構現在必須思考如何才能最好地利用這一機會。得益於DeepSeek,人工智能競賽的結果現在再一次完全未知。”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延展閱讀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有興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