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王星事件」能否推動中國政府打擊緬甸詐騙園區?

(德國之聲中文網)1月3日,31歲的中國演員王星應“境外劇組邀約”,從上海飛抵曼谷,乘坐一輛包車前往四百多公裡外的湄索縣“試鏡”。

王星後來回憶說,他到了泰緬邊境,“換車後遭武裝挾持”,被帶往緬甸一處詐騙園區,剃成了光頭,強制接受對中國人進行電信詐騙的培訓。

王星說,他在現場看到,至少有50名中國人遭遇了同樣的命運。

在王星失聯期間,他的女友嘉嘉在微博上發起求救。隨著多名演員在社交媒體發聲,這起事件很快登上了微博熱搜,甚至驚動了泰國總理佩通坦。

1月7日,王星獲救。

中國網民發起呼籲,要求救援其他在緬甸陷入同樣困境的中國人。然而,事情未見進展。

緬甸詐騙園區:中國人騙中國人

正處於內戰之中的緬甸,多年前就已成為中國犯罪集團經營詐騙中心的據點。這些據點被中國網民稱為“緬甸(緬北/緬東)詐騙園區”。

微博上一個名為“#174位星星被困緬甸聯合求救”的話題登上熱搜。在此話題下,一份求救文檔已有超過1000名家屬填寫,他們稱自己的家人在緬北(佔七成)或緬東(佔三成)失蹤。

2023年,中國影片《孤注一擲》上映,講述了幾名中國公民被騙去海外工作旅行,卻被迫在一個不知名的東南亞國家從事詐騙活動的故事。電影上映的同一個月,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發布了一份報告,稱犯罪團伙迫使東南亞數十萬人進入非法行業。

緬甸軍政府自 2023 年 10 月以來已遣返 55,711 名涉詐外國人。根據緬甸官方媒體報道,其中絕大多數是中國人,超過 53,000 人。

去年,泰國協助轉移了約 900 名被困在緬甸中心的中國公民。據媒體報道,仍有大約 1,200 名中國公民失蹤。

中國網民普遍支持這個判斷。一個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說法是:“把中國人騙過去的是中國人,在邊境搞綁架的是中國人,在園區搞詐騙的是中國人,甚至連建園區的還是中國人。”

但是,王星事件仍然作為“犯罪中轉站”的泰國的旅游業遭到打擊。目前中國旅游平台上已出現泰國旅游退票潮,一些中國明星也宣布取消曼谷演出活動。

全球詐騙犯罪活動猖獗

緬甸的詐騙園區只是全球同類犯罪網絡的一部分。

去年夏天,美國和平研究所(USIP)的一份報告揭示,全球有數十萬人被誘騙參與詐騙活動,詐騙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許多犯罪團伙活躍在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菲律賓。

這些騙局涉及非法網絡賭博、加密貨幣投資和金融詐騙。

許多誘拐他人的詐騙分子本身也是受害者。他們因尋求工作機會被騙入犯罪組織,然後被迫從事詐騙工作。

這些受害者通常被關押在偏遠地區。如果他們試圖逃跑,會遭到暴力懲罰。

中國政府是否縱容境外詐騙?

2022 年 12 月,中國開始實施《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以應對國內長期存在的詐騙問題。

然而,中國犯罪團伙在境外仍然有很大的活動空間。

近年來,中國政府聲稱一直在與緬甸軍方和反軍政府武裝合作,以打擊犯罪集團。

“然而,緬甸部分地區的法律真空使得打擊行動變得困難。”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者莊嘉穎(Ian Chong)告訴德國之聲,“這些犯罪團伙轉移到中國政府及其代理人難以觸及的地區。”

很多中國網民質疑中國政府對這些詐騙據點的打擊不力,甚至有意縱容。

華盛頓國家戰爭學院東南亞政治與安全問題專家扎卡裡·阿布扎(Zachary Abuza)告訴德國之聲,直到最近,中國政府才對這些犯罪團伙有所行動。

他說:“過去,中國不僅對這些詐騙活動視而不見,甚至似乎鼓勵在東南亞設立這些特殊經濟區。在這些區域,詐騙、賭博、毒品交易、人口販運、野生動物走私和洗錢等犯罪活動瘋狂增長。”

“但這一切在疫情期間發生了變化。”阿布扎說,“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許多人尋找快速致富的機會,反而成為詐騙受害者。在政權合法性面臨挑戰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開始嚴厲打擊這些活動。”

阿布扎認為,“中國一直將這些地區為中國主權的延伸範圍。雖然犯罪分子在經營詐騙園區,但他們最終還是想回到中國,因此有動力為中國安全部門提供協助。”

“電信詐騙的源頭或是禍根在哪?”

王星得以快速獲救和平安回國,並沒有帶來對中國政府的稱頌輿情。有網友質疑,王星失蹤後,家屬連續撥打公安局、使館電話,為何均回復無法立案,並受到百般拖延,無奈之下只能親赴泰國報案?隨後“有了輿論之後,政府才動起來”,整個營救過程也是泰方在努力。

近期,不少網民湧入中國外交部官方賬號,以及在“愛國主義電影”《戰狼》主演吳京的個人社交媒體賬號,留言問“六代戰機也不能解救他們嗎?”、“我拿出懷裡的中國護照,對方卻說你可以優先入園”。

泰國警察陳巴金發了一段視頻,用中文提醒中國人要提防灰色產業。令人感到不解的是,這段視頻在抖音平台上遭到封禁。

中國作家許開楨在微博發帖,追問“電信詐騙的源頭或是禍根在哪”。許開禎說:“不是我們非常怕的緬北那些個園,而是國內,是國內無數個大平台,包括一些我們存錢取錢時掌握了我們信息的所謂管理者。”他的批評指向中國為控制輿論實施的各種信息實名和侵犯隱私制度,“我們早已被扒光,啥也不剩,這倒也罷了,還有人要拿我們的信息哪怕你吃了頓飯也有人會賣信息給別人”。然而,這篇帖子遭到“404”(被網絡審查機構刪除)。

有人認為,這些審查回答了“最大的騙子”究竟是誰的問題。

中國尋求海外執法的目的何在?

去年 11 月,中國與緬甸達成協議,將成立一家合資企業,讓中國私人軍事承包商在緬甸保護中國資產,引發了廣泛的批評。

王星事件發生之後,中國與泰國達成協議,將在泰國境內設立協調中心,針對泰國、緬甸和柬埔寨邊境地區的電信和其他網絡詐騙活動展開聯合打擊。

阿布扎認為,這一發展是中國推進海外安全擴張計劃的一部分。

他說:“中國一直在推動執法合作,但實際上是在尋找機會在該地區建立自己的執法力量。”

阿布扎認為,“雖然這些協調中心可能會參與一些跨國犯罪打擊行動,但它們的主要任務仍然是維護中國政府自身的安全利益。”

(綜合報道)

© 2025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聞

相關文章